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之”的意思是:仁德的言语、好听的话,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言:话语。声:声望。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

句子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句子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好听的话,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可以令百姓发财致富,好的教育使百姓民心所向。”

《孟子·尽心上》简介:

本篇集中了孟子关于认识论和自身修养的论述,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认为仁义是通行于天下的。其提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也就是说如同爱自己的亲人是仁,敬自己的长者是义,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孟子因此提出了君子要仁民爱物的主张。

其今意即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视作亲人。但是要做到首先要亲近亲人的同时,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这里,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爱的基础上,将仁爱的范围从亲”推广到民”,又扩大到爱物的领域。

《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有著名的《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标签: 仁言 仁声 之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39z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