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恻:悲伤

隐:伤痛。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该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记录了孟子的一些言行。

《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原文选段: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赏析: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孟子认为四端”是人人具有的,这就决定了施行仁政是完全可能的,能不能最终实现,则取决于个人态度如何,而那些不行仁政,置人民死活于不顾的人,是不配称做人的。

可见,孟子的四端”说既是对统治者的热切呼唤,又是对独夫民贼的激烈批判,他把仁政寄托在统治者的恻隐之心”上,用今天眼光看来,可能有空想不切实际的地方。但孟子提倡仁政,反对暴政,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始终不绝如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8z8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