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什么意思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什么意思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什么意思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意思是施教者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

出自战国时期乐正克《学记》: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词句注释:

1、扞(hàn)格:抵触。胜:克服。

2、修:整治。

3、燕:玩、戏。逆:违背。

4、燕辟(pì):与坏朋友谈论邪僻之事。辟,邪僻。

5、废:失败。

《学记》:

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其文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文势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学记》在论述中,多采用排比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得出结论,简洁鲜明,不枝不蔓。先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强调学与教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的结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标签: 杂施 孙则 不修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9r2y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