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殷周革命指什么

殷周革命指什么

殷周革命指的是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殷周时代是我国上古文化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铸就了青铜时代的辉煌。这一时期,文字发展成熟,除甲骨文外,现存约两万篇金文,记录了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制度文化的变迁。

但历来金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古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对其文学价值关注较少。实则金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诗经》《尚书》。于省吾曾言:“意在比类梳辞,通其幽眇,以侪其文于典、谟、雅、颂之列。”(《双剑誃吉金文选·序》)于老提到的“文”即金文。金文文学是中国早期文学的原生形态,内容丰富、叙事精彩,文学价值很高。商周金文经历由质到文的转变,其背后折射出社会制度文化的变革。


殷周革命指什么

殷周革命的什么之战

殷周革命的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商时期原始宗教的氛围十分浓厚,整个文化笼罩在鬼神信仰之中。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我们所熟知的殷商甲骨卜辞,就是原始宗教的直接产物。

周革殷命,虽然并没有完全废弃对鬼神的祭祀信仰,仍然保留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传统,但相对理性的“礼乐制度”开始建立。一个崭新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时代慢慢揭开了帷幕。

春秋战国时代的四场关键之战——《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摘抄

商纣彻底葬送了商王朝六百年的基业,周王朝从此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周天子自此成为天下新秩序的共主,开启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统治。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对后世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牧野之战中,周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战略筹划和战术指挥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而强大的商王朝则是失误累累。周人时刻掌握战争主动权,完全实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其取胜的关键性因素。在战机的选择上,周武王也显出过人的智慧。他利用商军主力征伐东夷、朝歌守备空虚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果断实行战略奇袭,急行军六天到达商郊牧野,让商王朝措手不及。在战场的选择上,周武王也显然进行过周密筹划。由于兵力悬殊,周武王并未选择直接攻打朝歌,而是选择在牧野与商纣进行最后决战,以逸待劳,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周军仅仅四万多人,而商军则有十七万人,周军处于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为了化解这种劣势,武王选择了位于平原地带的牧野,这非常有利于周的先进武器——战车优势作用的发挥。

牧野之战,商纣彻底葬送了商王朝六百年的基业,周则从此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周天子自此成为天下新秩序的共主,开启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统治。牧野之战不仅是一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战争,也是中华文明发轫时期具有标志性和转折性的事件,被学者称为“殷周革命”。周王朝建立后,在制度文明的建构上颇有作为,创立了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各种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春秋时期以礼为中心的人文观念出现的前奏,促成了中国道德人文精神的建立,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华文化的走向。

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亲率周、陈、蔡、卫四国联军讨伐不听号令的郑国。郑庄公率军坚决反击,双方在葛(今属河南长葛)遭遇,郑军以“鱼丽之阵”击败周天子率领的联军。周桓王繻葛之战的失败,是周王室衰微的关节点,即所谓“夷王足下堂,桓王肩上箭”,从此周天子颜面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礼传统也走向消亡。郑庄公葛之战胜利后,称霸中原,史称“郑庄公小霸”,同时也揭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郑庄公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当时与郑国实力相当的中原诸侯国有鲁、齐、宋、卫、陈、蔡等国,郑庄公根据具体形势,制定了“远交近攻”战略。具体讲,就是联合齐、鲁,不断打击和削弱宋、卫、陈、蔡等国。同时,郑庄公面对周桓王不断采取强硬措施,一步步削弱其在周王室的地位,但由于实力所限,并且面临鲁、齐、宋、卫、陈、蔡等其他诸侯的掣肘,只能选择一次次的隐忍不发、不断韬光养晦。当然,在周桓王连续打压、步步紧逼时,郑庄公的忍并非简单的忍气吞声,而是不动声色地对其他诸侯国采取果断的军事行动,以翦除将来可能附周的军事力量。他充分利用当下的政治资源和优势,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进攻,打击对手,解除威胁,提升自身实力。因此,在周桓王贸然发动讨伐战争时,周桓王所率领陈、蔡、卫三个诸侯国,其中蔡、卫两国军队都曾遭到郑国的残酷打击,战斗力已经非常弱。

此战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对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周天子威信扫地,彻底宣告了周王室的没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周天子敢于率军与称霸的诸侯进行较量。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在城濮(今属山东鄄城)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城濮之战。在城濮之战中,楚军在军事实力上明显占优,但是晋国在战前利用中原诸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和利益关系,“伐谋”“伐交”策略得当,在战略上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楚国。在城濮决战中,晋文公“退避三舍”、后发制人,从而以少胜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晋文公也凭此一战,“取威定霸”,称霸中原。

晋文公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的属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进一步作战的基地。在城濮决战前,晋军为了取得有利的作战地点,以“退避三舍”为名义,敢于主动先退一步,以退为进、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均争得了主动。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在长平(今属山西高平)进行了一场战略大决战,史称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贯彻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利用六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成功地阻止了六国合纵抗秦。赵孝成王中离间计,撤名将廉颇,临阵换上骄傲自大的赵括。针对赵国的换将,秦国暗用名将白起。白起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长平一战,秦国从根本上削弱了赵国。

秦军之所以取胜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时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断调动敌人。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交上,利用关东六国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威慑、贿赂等手段分化瓦解关东六国,成功阻止了“合纵”的形成。其次,利用廉颇与赵王的不和,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致命错误。第三,针对赵国临阵换将,秦国针锋相对,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并严格保密。第四,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战术安排得当,利用赵括骄傲轻敌,急于出击的心理,诱敌出击,然后以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聚歼赵军。第五,秦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战场。秦国诱敌深入,使赵军最精锐的骑兵并不能发挥作用,秦国的弓弩箭阵却能够对赵军予以压制打击,时刻控制着战场局势。第六,在战争最艰苦的时刻,秦王亲自出面协调配合,动员民众及时增援,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相比较而言,赵军之所以惨败,是由于一系列战略、战术错误的累积而造成。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接收了上党郡这块烫手的山芋之后,并没有立即增兵上党,展开对秦的积极防御。第二,中了秦人的离间计,临阵易将,让实战经验不足的赵括替代执行正确防御战略的廉颇统率赵军,仓促转守为攻。第三,在外交上不善于利用各国仇秦、惧秦的心理,积极争取齐、魏等国,反而被秦破坏,未能开展“合纵”战略。第四,主将赵括骄傲轻敌,纸上谈兵。赵括无正确的作战方针,在不知秦军虚实的情况下,放弃有利地形,贸然出击,秦军佯退,未能看出破绽,并不断追击,致使被围。在被围之后,也没有因地制宜,寻求摆脱困境的良策,只知道消极强行突围,不能进行内外配合,未能对秦军形成反包围的态势,终于导致赵军全军覆灭的悲惨下场。

长平之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长平之战中,虽然秦军损失过半,但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关东六国中最强劲的对手——赵国,彻底清除了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障碍。

如此四战,分析透彻,值得一读!

先秦儒家在对殷周革命的理解和分析中尤为强调哪一种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

衍生知识点——周礼: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即《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所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后汉书·卷三十四·百官志第二十四》亦载:“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

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标签: 殷周 革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3e0x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