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本书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本书

《论语·里仁》。《论语·里仁》中,原文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拓展延伸:“德不孤,必有邻”,可翻译为有德之人并不孤单,必然有人与他相伴。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本书

“德”是目光直射之意,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光明正大的品德,能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德是积极的,是和谐的基础,这样人身心灵和谐就越接近自然也就越健康。有的人是把“德不孤”当成“必有邻”的条件,就是说,只有形成了一个“德者”的群体,才能够吸引“邻者”,从而“必有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个问题,内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的是:“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标签: 本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xk92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