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焦桐讲的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是关于焦裕禄的故事。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

焦桐讲的谁的故事

当时,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精神。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在河南省兰考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泡桐树。

58岁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焦桐”。这是焦裕禄亲手植下的泡桐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是满目苍翠,春风拂过,桐花满城飘香。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焦桐蓬勃生长在兰考大地上,正如焦裕禄始终扎根于百姓心中。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7岁上学, 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他除了在家种地外,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主要是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还到煤窑做工。1941年,家乡遭受旱灾。焦裕禄的父亲因官府催捐,被逼得悬梁自尽。

1942年,焦裕禄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特殊劳工。 1943年,焦裕禄设法逃离矿区,返回家乡。这一年,博山又遭旱灾,焦裕禄带着妻子外出逃荒,流落至江苏宿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博山老家。

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集训,后随军南下。 1949年春,焦裕禄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3年,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同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任厂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负责搜集洛阳的水文、地质、气象等历史资料,为选择厂址提供科学依据。

1954年8月起,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59年,焦裕禄与一金工车间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1956年底,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调度科长等职。在此期间,焦裕禄患上了肝病。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焦桐讲的是谁

焦桐讲的是焦裕禄的故事。1963年9月,焦裕禄下乡查看春天栽的泡桐时亲手栽下“焦桐”。

两千多年前,东汉河南的蔡邕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又称“焦桐”,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两千年后,焦裕禄书记倡导种植的泡桐成为制作古琴、古筝的优质材料,使泡桐树身价倍增,让兰考人多了一条致富路,成了兰考人心爱的“焦桐”。焦裕禄的生平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大力发展泡桐,泡桐与农作物间作。为使兰考县成为“兰桐县”之宏愿得以早日实现,他即便身患重病,仍然忍着剧痛坚持工作,年仅42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焦桐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是关于焦裕禄的故事。在河南兰考县焦林的最东端,59岁“高龄”的“焦桐”是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树,现在依然枝繁叶茂。

城东焦桐路尽头的焦林边缘,绿化工人正在植树,种下的还是泡桐。

在焦林的最东端,是一棵已经59岁“高龄”、由焦裕禄亲手种下的焦桐。如果将它的年龄换算成普通人的寿命,应该是一百三四十岁。魏宪堂、魏善民父子接力义务管护这棵焦桐半个多世纪,兰考人以这种朴素的方式纪念好书记焦裕禄。焦裕禄严于律己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

焦桐是关于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又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

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当时,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精神。风沙无言,泡桐有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半个世纪后,兰考泡桐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为了兰考的地标。

它宛若--座丰碑,无声地激励和鞭策着兰考人,更将焦裕禄鞠躬尽瘁、服务人民的精神播广传远。

蕉桐是谁的故事

讲的是关于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

当年他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

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我们要栽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让它们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为治理"三害"带病深入基层,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他带头植树造林,广栽桐树。焦裕禄同志生前倡导栽种的泡桐树如今已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棵泡桐树是焦裕禄同志于1963年春亲手栽种,并在树旁留影纪念。兰考人民为缅怀焦裕禄同志,称这棵泡桐为"焦桐"焦桐生长茂盛,每到春天数不清的桐花绽放,人站在树下顿感心旷神怡。该树1978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园区历经几次修葺,环境风貌焕然一新。

此处是来兰考参观者的必游之地"焦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焦桐讲的是关于谁的

焦桐讲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又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

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当时,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精神。焦桐讲焦裕禄的故事情节“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据兰考县志记载,自1644年至新中国成立的305年间,兰考发生涝灾90多次;新中国成立前的10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有63个。

1949年,全县粮食亩产仅38.5公斤。风沙无言,泡桐有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半个世纪后,兰考泡桐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为了兰考的地标。

它宛若--座丰碑,无声地激励和鞭策着兰考人,更将焦裕禄鞠躬尽瘁、服务人民的精神播广传远。

标签: 焦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00md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