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焦桐”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焦裕禄。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 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焦桐”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总结除“三害”的工作时,焦裕禄作了明确透彻的总结。治沙: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这是基本情况;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这是重要性;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方法。治水:兰考地形复杂、坡洼相连,河系紊乱,这是客观情况;以排为主,灌、滞、涝、改兼施,这是方针;舍少救多,舍坏救好,充分协商,互为有利,上下游兼顾,不使水害搬家,这是政策;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这是方法。

治碱:分清轻重,区别对待,这是方针;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这是方法。

焦桐讲的是谁

焦桐讲的是焦裕禄的故事。1963年9月,焦裕禄下乡查看春天栽的泡桐时亲手栽下“焦桐”。

两千多年前,东汉河南的蔡邕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又称“焦桐”,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两千年后,焦裕禄书记倡导种植的泡桐成为制作古琴、古筝的优质材料,使泡桐树身价倍增,让兰考人多了一条致富路,成了兰考人心爱的“焦桐”。焦裕禄的生平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大力发展泡桐,泡桐与农作物间作。为使兰考县成为“兰桐县”之宏愿得以早日实现,他即便身患重病,仍然忍着剧痛坚持工作,年仅42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焦桐是谁的故事

焦裕禄。兰考县城关乡朱庄村头有棵泡桐树,每天到这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棵树,是焦裕禄1963年亲手栽种的,人们称它为“焦桐”。

焦桐,这棵树是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老百姓称它为“焦桐”。1962年,兰考遭受严重的风沙、内涝、盐碱三大灾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亩产只有43斤,36万人的兰考,灾民接近20万。12月6日,焦裕禄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从几位老农口中了解到兰考历史上有种泡桐的先例,经研究决定在兰考种植以泡桐为主要树种的风沙防护林。成就综述: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焦桐讲的是谁的故事?

焦桐讲的是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

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精神。焦桐讲的主要内容1963年初春,刚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的焦裕禄,便向在兰考插队的几个上海知青请教,确定了种植泡桐抗风沙的科学思路。因为泡桐耐盐碱,沙窝子里能扎根,根深叶茂,能够有效挡风压沙。

满地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风沙无言,泡桐有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

标签: 焦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3ll8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