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制民之产驱而之善什么意思

制民之产驱而之善什么意思

制民之产驱而之善什么意思

制民之产:创制民众的产业。这是孟子提出的一种为政要求。孟子认为,百姓如果没有稳定的产业收入,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就会为了维持生计而背离道德。因此,为政者必须首先为百姓创造、提供必要的产业,使其生产所得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制民之产”是为政者推行道德教化的基础和前提。

驱而之善:督促他们一心向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pr5v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