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志在四方的上一句是什么

志在四方的上一句是什么

志在四方的上一句是什么

志在四方”没有上一句。

志在四方:指有远大志向,不局限于一地。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

用法: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志在千里、雄心壮志。

反义词: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安土重迁。

例句

1、青年人志在四方,何必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行呢?

2、我们年青人,志在四方,四个现代化,哪儿不需要人哪!

3、志在四方又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而又挑战极限。

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晋献公死后,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耳会回来争夺王位,便派人去追杀重耳。于是,重耳又历尽艰险,从狄国逃到了齐国。重耳逃到齐国以后,齐桓公非常喜欢他,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了他,送给他二十辆四匹马拉的车,并在各方面都很照顾他。七年之后,重耳只想在齐国安度余生,根本不想返回晋国了。他的随从子犯、赵衰等人对于重耳如此胸无大志很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齐桓公离开人世,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晋国大臣子犯、赵衰、狐偃等觉得齐孝公不是一个贤能之人,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便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不料,正巧齐姜的一个侍女在树上采桑叶,把他们说的话全听去了,这个侍女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姜。齐姜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害怕这侍女泄露了秘密,便把她杀了,然后对重耳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方,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这位侍女听到了你们的密谈,所以我已把她杀掉灭口了。”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可是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的岁数已经很大,难道还要硬逼我干事业吗?若是如此,老天也太不公平了!”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便不再劝他了,而是把子犯等人叫来,一起商议如何让重耳离去。他们想了半天,最后商量了一个计策:将重耳灌醉,把他送出齐国。后来,重耳在62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并逐渐成为中原霸主,史称晋文公。他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故事寓意:

晋公子重耳之所以能够在出亡十九年以后,得以归国重掌政权,与其夫人齐姜的提醒、督促具有直接关系。齐姜识大体、明大义、有抱负、有远见、有魄力的可贵品德也颇为后人称道。历史也为她留下了齐姜助夫成霸业”的美名,这也是名实相符的。

该成语故事也留下了志在四方”的古训。数千年来,这句古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发愤立志,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至今日,它已经不单单是中华民族的古训,更是有志青年的一种美德。

标签: 志在四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k8x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