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的翻译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的翻译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的翻译:情境与心灵相遇,一定有迹可循吗?出自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的翻译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采莲曲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全文翻译】: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采莲曲》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罗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罗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习、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王勃 〔唐代〕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词句注释】:

“绿水”句:意谓绿水上面长满了莲花。

凫(fú):野鸭

桂棹(zhào)兰桡(ráo):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下长浦(pǔ):沿着水边向下游去。

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玉腕(wàn):洁白温润的手腕。橹(lǔ):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

江讴(ōu)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驻:停留。

渠:伊,她。娼(chāng)家:乐妓之家。

官道:大道。把:采。

稠叠:稠密重迭。

“叶翠”句:谓双眉凝翠,荷叶因之而羞愧。

“花红”句:谓双颊透红,荷花难比此娇艳。

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兹:这里。

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旧日的欢情。无处所:无所寻觅。

新物:花和藕。华滋:长得很茂盛。

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

羞:此处意为忧,怕。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节:节拍。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丰茸(róng):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关山:关隘山岭。

【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所写。

【表达主题】: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袭用乐府旧题,通过对江南水乡采莲姑娘的描写来展现采莲姑娘坚贞秀美的内心世界和对征夫的深挚的思念,同时表现出初唐统治者扩边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首诗运用七言,篇幅宏大,抒情性较强。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

【名家点评】:

明·顾璘《批点唐音》:繁词急节,收尽前意。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诗意亦君子采芳怀远之词,是即“涉江采芙蓉”之意也。宛转相生,探篁引翠。又曰:情之所到,兴之所会,便为格调。如朝云暮霞,有何定质,时变化自在。解此,方可读子安此等什。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骆好征事,故多滞响;王工写景,遂饶秀色。······《采莲曲》末叙暮归曰:“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光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不特迷离婉约,态度撩人,结处尤得性情之正。

入若耶溪崔颢翻译

入若耶溪崔颢翻译如下: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寓含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入若耶溪崔颢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夜读林纾

——谨以此文纪念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琴南先生

周天度先生在《蔡元培传》中写道:“蔡元培对林纾利用小说进行人身攻击的卑劣行径,表示了极大的鄙视……经蔡元培义正词严的指责,林纾无话可以反驳,3月下旬再次复书,声称‘公遇难不变其操,弟亦至死必申其张,彼叛圣逆伦者容之,即是梗治而蠹化。’他还表示要‘拼我残年,极力卫道,必使反舌无声,契狗不吠,然后而已。’一副封建老顽固的嘴脸暴露无遗。”

周天度先生以为林纾是封建老顽固,且冠以“嘴脸”二字,本人不敢苟同。难道一个人极力卫道就是老顽固?在和新青年的论战中,林纾只不过是用词不妥而已,但是,新青年们对于林纾亦是如此,陈独秀先生不就蔑称林纾为冒充的古文家吗?

对此,侯墨菊先生在《作为个人的林纾》(文论报534期)中作的分析较为客观。且摘录于此:

“平心而论,新文化阵营说古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不也近乎谩骂么?林纾嘲笑白话是‘引车买浆之流所操之语’、‘不值一哂’,可胡适等说‘文言是死文字’、‘古文是死文学’,在深爱着左(左思明)司(司马迁)班(班固)韩(韩愈),将古文奉若圭臬的林纾看来,这种评价无异于野蛮。如果抛开文化新旧的分野,林纾和他的辩论对手在用词浮躁上是相同的。然而,后来的文学史家们在叙述这段争论时往往将它过分理性化,并加入了过多的道德评价,历史事件原本具有的偶然性和非理性被梳理成正反力量阵线分明、真理永远胜利的正剧——历史的叙述者往往是势力的,他们纷纷站在胜利者的一边,败者就只合是‘寇’了。历史对林纾有些不公,在史家的笔下,他成了小丑。与新文化的交锋不仅令林纾自讨其辱,而且他不识时务的历史姿态竟成为他作为文学家历史终结点的‘永恒姿态’。”

我想,对于林纾们和陈独秀们的纷争,应作如是观。那么,林纾的言论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不妨再听其言。

“孔子为圣之时,时乎井田封建,则孔子必能使井田封建一无流弊。时乎潜艇飞机,则孔子必能使潜艇飞机不妄杀人。所以名为时中之圣。时者,与时不悖也。”“若云死文字有碍生学术,则科学不用古文,古文亦无碍科学。英之迭更,累斥希腊、罗马之文为死物,而至今仍存者,迭更虽躬负盛名,因不能用私心以蔑古,矧吾国人尚有何人如迭更者耶?”(迭更,即狄更斯,笔者注)

我想,林纾这些话,以现在人公正的眼光看,是不无道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提倡白话没有道理,反对孔子也没有道理——这本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题,只是历史是一维的,只能选择其一,我们选择了白话文的道路。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另一条道路是错误的,更不能说他就是老顽固。

其实,作为个人的林纾是颇令人佩服的。1919年2、3月份,林纾的学生张厚载将林纾写的《荆生》、《妖梦》拿到上海《新申报》上发表,后,张又在《神州日报》上造谣,曰“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近有辞职之说”云云。张触犯众怒,被北大开除了学籍。于是林纾写信给各报馆,公开承认自己骂人的错误。想想看,年近七旬的林纾(时年68岁),还能如此敢作敢当,岂是现在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叫兽砖家们所能比拟的?

林纾又在《爱国二童子传》中说:“谨稽首顿首,望海内青年之学生,怜我老朽,哀而听之。畏庐者,狂人也。生平倔强,不屈人下,尤不甘屈诸虎视眈眈诸强邻之下。沉湘之举,吾又惜命不为。然则,畏庐其长生不死乎?曰:非也,死固有时。吾但留一日之命,即一日流血,以告天下之学生。请诒实业以自振。更能不死者,即强支此不死期内,多译有益书,以代弹词,为劝喻之助。”亦可见其爱国之心也。

然而,历史之发展总以某些人的牺牲为代价的。林纾终于只能“老来卖画长安市,笑骂由他我自聋”了。不亦悲乎。

是为纪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60lq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