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emo是什么时候的梗

emo是什么时候的梗

emo是什么时候的梗的答案是:上世纪80年代

emo这个梗来源于一个正经词汇,全称为Emotional Hardcore,即情绪硬核化说唱。

emo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以后一批乐队将这个风格带红。它的乐手形象以及行为很特别,比如黑色直发,修身的衣服和紧身牛仔裤,帆布平底鞋,眼线或眼影。

“不过,emotional的意思是:情感的;情绪激动的。“我emo了”这一网络语,常被用来形容负面情绪,比如:我颓废了、不开心、郁闷、失落等。除此之外,随着“我emo了”一词在网络上越来越流行,也赋予了该词新的含义,有时并不代表任何含义,仅仅用来表达开玩笑或者自嘲,有时更像是一句口头禅。”

“我emo了”一词流行之后,还出现了“emo文学”。“emo文学”指的是一(e)个人在默默(mo mo)哭泣的情况下写的文字。在伤心难过、心情不好情况下的文字也可以称为“emo文学”。

emo文学太多了,有网友表示:我的emo是装的,我充满爱与希望!

emo是什么时候的梗

网络语言(internet slang)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创新是网络用语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语言,都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新意,但多数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在不断出现,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网络上,由网络又延伸到了生活中,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

如:“屌丝”——原是“苦B 青年”本着自嘲精神而创造的一个名词,本意是对具有穷、丑、老、呆、矮、胖等特征的一类男人的嘲讽用语,随着网络群体的追捧,它从最初产生时的不文明的含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现象与社会突出问题的某种折射。

“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高、长相、财富上都无可挑剔,由日本漫画演化而来并在网络上发酵成为流行词汇,它对应的反义词是“矮矬穷”。

开放的网络环境使新词汇迅速普及,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当多的网络流行词语出现,例如2013 年流行新词就达1350 个之多。而“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 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

标签: emo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eo3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