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走西口是指从哪到哪

走西口是指从哪到哪

走西口是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

走西口是指从哪到哪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杀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与此相同的还有闯关东、下南洋,10年前,一部《走西口》电视剧,生动地还原了这一段历史,“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一首苍凉而悲怆的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也是跟随着歌声,主人公田青和姐夫梁满囤,从山西出发,背井离乡,开始了闯荡的生活。

明朝时期,中原还没有完全消除北方势力的威胁,成祖皇帝在边关设九镇,防御外敌,合称九边重镇,到明朝中后期,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也确实需要通商往来,于是,在张居正等人的主持筹划下,明王朝与蒙古俺答汗签订了“隆庆和议”,其中就有通商互市一条,随着政策的开放,汉人和蒙古人越来越多地聚集到边境做生意,于是乎,这些被开放通商的地方,就被称作“口”。那为什么要走西口呢?中国人的乡土情怀也许是全世界最重的,为什么这些人要背井离乡,到异地生根发展呢?山西、陕西、河北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农耕文明的摇篮。随着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导致这些地区地少人多,简单来说,人均面积减少了,再加上地方豪强势力的侵占,普通老百姓辛苦一年,还养不活一家老小,必然要自谋出路;明朝中后期,一直到清朝中期,西北灾害频发,陕西最为严重,有些人选择举起义旗造朝廷的反,比如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也有人选择逃离此地。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心,总能找到生路;内、外蒙古地广人稀,正需要有人来开发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主动招募关内人到来,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到了清朝,更是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这极大的刺激了在家乡生活艰难的关内各省人们,走西口成了种不错的选择。

标签: 西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v7d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