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草莓白斑病的防治方法,用什么药剂改善

草莓白斑病的防治方法,用什么药剂改善

草莓一旦得了白斑病,不仅果实会受到伤害,叶柄、果梗、嫩茎以及种子都会接连感染上病菌。预防白斑病需要在移栽草莓幼苗时开始,清理干净田间的杂草,并且深耕一遍土壤,避免土壤中存在病原体。种植草莓的土地最好要合理轮作,种植草莓时最好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品种,出现白斑病后使用春雷霉素进行防治。

一、清理田间

冬天天气寒冷,但是白斑病病菌的菌丝和包子都可以越冬,来年春天会分生出更多的孢子传染田间,所以在种植草莓前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这样就可以避免杂草中携带着白斑病的病菌。

二、种植土壤

草莓之所以会容易得白斑病,主要是因为种植草莓的土地地势较低并且容易产生积水,排水能力较差或者土质比较黏重。有这些特征的土壤,特别容易滋生出草莓白斑病,在种植之前一定要挑选好种植地。

三、草莓品种

部分品种的草莓抗病能力比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草莓白斑病,并且繁殖草莓的母株也要选择那种品种比较纯正,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没有感染过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种苗。

四、治理病害

在种植期间如果出现了草莓白斑病,可以喷洒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如果草莓长势较弱的话,还可以在药剂中掺入少量尿素。治理草莓白斑病所使用的药剂一般是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阿米西达悬浮剂等等。

草莓白斑病的防治方法,用什么药剂改善

草莓白点病怎样防治?

草莓白斑病属于草莓的一种常见病,那么草莓白斑病症状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去防治呢?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嫩茎和浆果及种子也可受害。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病菌侵害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边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使之丧失商品价值。

发病因素

(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易发病。

(2)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嫩,虫伤多的易发病。

(3)种苗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易发病,温暖、高湿、多雨发病重。

农业防治

(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生长势强,坐果率高,耐寒、耐荫、抗灰霉病、病毒病、白粉病、芽枯病等的抗病品种,母株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种苗。

(4)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汰除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5)幼苗盖墒前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结合苗情,如果生长势弱,可加入0.3%的尿素。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高畦栽培,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很多病害都是高湿引起的,要注意。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移栽前穴施或沟施防病治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9)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0)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3)大棚栽培的,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以及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对棚膜、土壤及墙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喷药,进行消毒灭菌,并适当放风排湿,也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1]

生物防治

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2%春雷酶素(春日酶素、加收米)水剂350~700倍液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

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

化学防治

(1)浸苗:

移植前清除种苗及重病株,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

(2)喷施用药:

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600~700倍液

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60%灭克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10天喷施1次,共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草莓白粉病怎么治疗

专家解答

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病害。保护地栽培由于温度与湿度适合发病要求,所以较露地栽培发病严重。白粉病属于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病叶等残存于土壤中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靠空气传播。在15~25℃的条件下繁殖蔓延最快。高温、干燥环境不易发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叶片被侵害初期发生大小不等的暗斑,不久叶背面产生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片卷缩、枯黄。幼果受害,果面上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发育,失去商品价值。受害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减少病菌来源定植前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深翻晾晒土壤。

(2)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氮肥用量,防止茎叶生长过密。经常摘除老叶与枯叶,保证株间通风。

(3)改善湿度条件在棚室生产中要通过通风降低湿度,覆盖地膜防止水汽蒸发。露地栽培雨后及时排水。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浓度为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每隔10天喷施一次;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叶片。防治白粉病也可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农抗401水剂200倍液,或50%硫黄悬浮剂250~3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也可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6号,每667米2350克进行熏烟。

提示板

白粉病主要通过预防来控制。定植前通过清园、晾晒土壤、土壤消毒等消除菌源。在栽植时用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对秧苗消毒,提高秧苗的自身抗病能力。生长期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棚室要进行通风,改变白粉病病菌的生存条件。膜下滴灌能有效地降低棚室湿度,对防治白粉病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q259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