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枇杷上有斑是怎么回事

枇杷上有斑是怎么回事

枇杷上有斑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多是叶斑病。初期叶片上会有小点,后期斑点会扩大,严重时会导致落叶。此病害多是通过风雨传播的,雨季的时候容易感染。想要避免感染此病害,入冬后要清除病叶,病果。还要及时修剪,每年采果后都要修剪。雨季的时候及时排水。此外,还要正常喷药救治。

一、枇杷上有斑是怎么回事

枇杷上有斑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多是叶斑病。初期叶片上会留下赤褐色的小点,后期会慢慢扩大,呈不规则的大点的病斑,上面有黑色的小点。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落叶。

二、枇杷叶斑病的发病途径和原因

枇杷斑点病病菌会在叶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三四月份的时候会通过风雨传播,一年内会发病多次。特别是果树树冠茂密,通风差的时候容易感染,利于斑点病的发生。

三、枇杷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1、想要避免感染此病害,入冬后要将地面上的病叶和病果全部清除干净,最好是集中烧毁,避免留下细菌,病菌。

2、枇杷采果之后要将病虫枝,干枯枝,过密枝,衰弱枝,交叉枝以及徒长枝给修剪掉。此外,还要短截处理,从枝条基部10厘米的地方短截,这样不仅会节省很多养分,还可促使内部更好的通风,透光,能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3、每年雨季的时候要加强管理,及时排掉果园多余的积水,不可让土壤里面有积水。还要多通风,很好的控制湿度。

4、枇杷在生长期间要及时喷药处理,建议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2%绿乳铜500-600倍液,77%可杀得600-800倍液等药物轮流喷洒,这样能很好的控制住病害。

枇杷上有斑是怎么回事

如何防治枇杷褐斑病呢?

枇杷褐斑病对枇杷树有什么危害?枇杷褐斑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枇杷褐斑病?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一、枇杷褐斑病症状及危害枇杷褐斑病仅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初发生在叶面,呈褪绿小黄点,继转为小褐斑、褐斑至赤褐斑。病斑大小1-3毫米,近圆形、角状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透过叶两面,叶面病斑中央色褪为灰褐,长出黑色霉粒状物,即为病原分生孢子及子座。本病斑的最大特点是外缘有一黄色晕圈,在绿色叶面上显得格外醒目。

二、枇杷褐斑病传播途径枇杷褐斑病的病菌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在温暖地区,该菌终年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三、枇杷褐斑病发病原因

1.枇杷园土壤瘠薄,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2.枇杷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四、枇杷褐斑病预防措施

1.栽植抗病枇杷品种。

2.在秋末冬初及时清除病落叶,减少侵染源。

五、枇杷褐斑病防治农药在枇杷褐斑病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900倍液。

这是枇杷什么病

枇杷主要的病害有灰斑病、赤锈病、紫斑病、污叶病等,可在y; 发病初期用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愿洒。主要虫害有丹蛾、桑天牛等。丹蛾专□啃食老熟叶片,将叶片啃得只剰下主脉,呈纱网状。可用20%杀灭菊酯5000倍液或20%灭扫利3000倍液喷杀。桑天牛的幼虫会沿着树皮腿食批把的树枝,然后深入到树木中,导致枝条枯死。可用棉花蘸上40%敌敌畏50倍液塞入蛀孔内,并用黄泥封堵洞口。

栽培技术

繁栽时间

以播种繁殖为主,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点以向南而风少处为好。

栽培方法

1、环割、拉枝、轻折伤枝促控花芽分化。6月下旬,在主干上环割2~3道,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伤口预防病菌感染;6~7月,将所有枝径lcm以上、枝长70cm以上的主侧枝拉成与主干成50~55角,牵引枝梢向水平方向发展,使枝丫倾斜生长,略有下垂;其它枝条采取扭枝、揉枝让其改变枝条生长方向,以利花芽形成。

2、肥水促控花芽分化

6~8月,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6~8月拉枝后到花芽形成前,如果仍然无法控制旺枝生长,可在叶面喷施伯示麦磷酸二氢钾和硼酸的混合液2~3次。6~9月,对生长旺盛的枇杷树,要开沟排雨水,降低土壤水分,要适当截断表土的部分根群,降低枝条水分。

3、用调节剂促控花芽分化

使用多效唑(PP333)土施0.5g/m+叶面喷施l 000mg/L,在6月20日和30日左右各处理一次;或者在6~8月每月各叶面喷施多效唑1000mg/L一次,使夏梢很快停止生长,增大细胞液浓度和C/N浓度,促进花芽形成。

枇杷树的叶斑病怎么治?

叶斑病是发生在枇杷树叶片上的3种病害灰斑病、斑点病、角斑病的总称,植株受害后轻则叶片上出现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重则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抽梢和产量。在此,笔者特将枇杷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帮助果农做好识别与防治工作,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1.为害症状斑点病和角斑病仅为害叶片。灰斑病是叶斑病中发病最多的一种,除主要为害叶片外,还能侵害果实,对枇杷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这3种病害常在叶片上混合发生,且病斑相似难以区分,故被统称为“叶斑病”。为害严重时,叶上密布病斑,叶片明显变小,多数病斑可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使病叶局部或全叶枯死。

①灰斑病。叶片受害,叶上病斑分慢性型、急性型两种。慢性型:叶片受害初呈淡黄色圆形斑点,直径2~4毫米,后迅速扩大,病斑不规则,多呈圆形(比斑点病的病斑大些),中央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缘为黑褐色环带,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急性型:多在花期发生,使叶片边缘或尖端大片枯焦,并形成大量落叶。果实受害,初期产生紫褐色圆形病斑,后明显凹陷,其上产生黑色小点,常引起果实腐烂。

②斑点病。叶上病斑初期呈赤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沿叶缘发生时呈半圆形),中央灰黄色,外缘呈赤褐色或灰棕色。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时呈轮纹状排列。

③角斑病。病斑初期呈赤褐色小点,后以叶脉为界,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赤褐色,周围有黄色晕环,后期中央稍有褪色,变灰黄色,其上产生黑色霉状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2.发生规律

3种叶斑病的病原均为一种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翌年3~4月,越冬后的菌丝及新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气流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并可在以后进行多次再侵染。叶斑病多从嫩叶的气孔或果实的皮孔及伤口入侵,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3~7月、9~11月是该病迅速蔓延时期,尤以梅雨季节发病最重。种植在土壤瘠薄、排水不良的地方和管理不善、生长差的枇杷树,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生产上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及时抗旱排涝,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树势和树冠通透性,改善果园环境,提高树体抗病力。

②搞好冬季清园。冬季至翌年春季萌芽前,要结合修剪、翻土搞好清园,将树上剪下的枯枝、僵果、病叶以及园内落叶一并清除,并加以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于枇杷现蕾后(10~11月)、春梢抽生前(2~3月),对树上、树下各喷洒1~2次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以减少园内叶斑病的越冬菌源,并兼治枇杷赤锈病。

③生长期喷药防治。叶斑病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侵入嫩叶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发育,才可在成熟的新叶上产生病斑。因此,生产上要抓好春(4~5月)、夏(6~7月)、秋(8~10月)3次新梢嫩叶的保护,即在各次梢抽生初期及时喷药,间隔15天左右再喷1~2次。喷药时要仔细,药量要充足,叶面、叶背、果实、枝干均要喷到、喷匀,并注意交替用药。药剂可选择1∶1∶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杀菌剂。

对防治不力的果园,应尽量抓住各季新叶始见病斑时喷药,连喷2~3次。所喷药剂必须选用以下内吸(渗)性杀菌剂中的一种: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甲霜灵(瑞毒霉)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50%苯菌灵1000~1500倍液,50%代森铵500~800倍液。当该病引起枇杷早期落叶特别是急性落叶时,可在所喷的杀菌剂中加入2,4-D5~10毫克/升,以减轻为害。

标签: 枇杷 怎么回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dvx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