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

过犹不及”原义是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形容事情要适得其中。

过:过分,过头。犹:如同,像。不及:没有达到。

该词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先进》。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为人处世谨慎恭敬,有孝子的美名。一次,曾子和父亲在地里除草,不小心锄断了庄稼。父亲很生气,举起农具就敲打他的背。曾子被打倒在地,一时不省人事,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他苏醒过来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站起来,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您老人家,您用力教训我是对的,请不要生我的气。”接着他回到房内,弹琴歌唱,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无事。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得有些过分了,于是告诉学生说:曾子如果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子自认为没有过错,派人来向孔子解释。孔子说:你没有听说舜的故事吗,舜侍奉父亲瞽叟非常殷勤周到,父亲让舜做事,他很快就会到父亲身边来;但如果父亲想找机会杀死他,他就从来没让父亲找到过。父亲拿鞭子打他,他就忍受惩罚,但如果拿拐杖打他,他就逃走。所以瞽叟没有犯不守父亲本分的过错,舜也没有失去淳厚、美好的孝德。曾子不顾身体状况让父亲暴打,死也不躲避。假如自己死去,就把父亲陷于不义,与不孝相比,哪个重要呢,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吗,杀害天子的臣民是什么样的罪过呢。” 曾子听到这话后说:我犯了大罪啊!”于是到孔子那里去检讨过错。

过犹不及”的寓意:

过犹不及”的故事告诉人们如何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让各个环节都是做到刚刚好,这的确是个难题,特别是对一些还没有经验可借鉴的事或物,需要敢闯敢试,在过与不及中,选择正确的度和量,按照方向坚定不移,方法因地制宜”的方法,方能走向成功。

《论语·先进》的介绍:

论语·先进篇出自《论语》,共有26章,主要说明了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以及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

过犹不及”的近义词:

1、欲速不达

解释: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一味求快,不要贪图小利。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中性词。

2、物极必反

意思: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译文:太完美了必定会出现缺陷,发展到极端必定走向反面,过于满盈必定发生亏失。

3、矫枉过正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释义: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

翻译:但是到了清明之世,效果就不佳,反而矫枉过正,起了反效果。

过犹不及”的造句:

1、凡事都有个尺度,过犹不及是要不得的。

2、奶油在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铅,过犹不及。

3、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4、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

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

标签: 过犹不及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v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