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秋思的意境赏析

秋思的意境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的意境赏析

《秋思》第一句写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却有含蕴。第二句写的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第三、四两句写的是,诗人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

这首诗通过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马致远秋思的意境?

古诗词有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在诗人的眼中带着一种萧条和落寞,这是秋天的一个独有的特点。但是情景的手法表现是和诗人的心境有着很大的联系的,所以你会看到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秋天的景象是一个虽有好景,但无好前景的一种伤感,尤其是最后的“断肠人”,更是将景物与情感互相衬托,表达出自己的凄凉与伤感的心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写景最好意境最为深远的作品了。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漂泊天涯的人,在秋天的夕阳之下,暮色四合之时,那种惆怅和伤感。

我们先来了解下马致远,了解一下这位被尊称为马神仙的著名曲家。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这很显然是受到了东晋时代陶渊明的影响,是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马致远在仕途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另外一个精神的家园。就是隐逸自我放逐自我慰藉的道路。他在曲赋、戏剧方面成就斐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的创作明显带有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同时他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擅长悲叹人世的虚无,哀叹世事变化,用叹世超世的形式来表达愤世抗世的内容。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二是语言艺术高超如同仙人。

诗歌是造境艺术和语言艺术高度融合体,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他的伟大的作品,总是能给我们造出那美丽的意境,当然境界需要用语言艺术来体现,而马致远正是这方面的天才。我们就来欣赏马致远高超的造境艺术和驾驭语言的艺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人悲秋是传统题材,从屈原到宋玉,一直对秋天来临万物悲落感到惆怅不已。因为秋天容易让我们想到生命的衰老,生命像秋天一样进入严冬。而对人类来说,时间是生命的载体,没有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所以,中国文学作品中慨叹生命的作品,总是与时间有关,与季节变换有关。

面对着马致远营造的意境,我们可以这样想象:

一个落魄潦倒的文人,骑着一头瘦马,注意,绝对不能是高头大马,因为不符合这样的意境。因为首先写诗一般在驴背上完成的。你看李贺,陆游都是在

张籍《秋思》赏析

张籍《秋思》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张籍《秋思》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诗名:秋思

作者:张籍

正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意万重:说不完的情意。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临发:快要出发。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开封:打开信封。

翻译:

翻译一:看到洛阳城里刮起的秋风,引起了对家人的思念,想写一封家书来表达说不完的情意。恐怕匆匆忙忙地写信没能把该说的话说完,当捎主人将要出发时,又不放心地打开了信封,想再添上几句深情的话。

翻译二: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赏析一: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赏析二: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平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

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标签: 秋思 赏析 意境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v4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