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什么?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什么?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什么?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那些处境比对方优越,说话不切合实际,体谅不到对方的难处的人。这句话出自晋惠帝,讽刺的是他自己,意指其痴呆不能任事。简单地说,就是对事物了解不多,没有个人经验,对别人的处境也不加考虑。同时对于别人所处的境地妄加评论,提出一些没有建设性的无聊意见。事实上,这是一个贬义的句子,讽刺人和事物。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晋惠帝,说话不切合实际,体谅不到对方的难处。何不食肉糜”是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何不食肉糜”的意思是: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肉糜:肉粥。何不食肉糜”是晋惠帝执政时期的一个名词,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这句话出自于:唐朝·房玄龄《晋书·惠帝纪》。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原文: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词句注释:

1、帝:指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

2、华林园:宫苑名,即芳林园,魏正始初年,因避讳齐王曹芳讳而改名为华林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

3、虾蟆:蛤蟆。左右:侍从。或:有人。

4、尝:曾经。闻:听到。蒙蔽:昏聩痴顽。

译文:

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现代意义:

一般情况下,是说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全面认知,如今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皇帝不了解人间疾苦,无法理解他人的难处。就如同现在所流行的一句话叫做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同理 ,有钱人也不会了解穷人有多穷。人的活着就已经用了很多力气。所以不要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事情,就不要拿自己的经历去建议别人。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不要因为身居高位就口出狂言,这样子会让对方非常伤心。

标签: 肉糜 讽刺 何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o0m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