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进士是什么意思

进士是什么意思

进士是什么意思

进士”指的意思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类似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博士学位。

进士”的介绍: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译为:戊子那天乡试中举,己丑那天考中进士。

进士”的历史: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张元)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标签: 进士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l1o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