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蛇鼠一窝打一生肖

蛇鼠一窝打一生肖

蛇鼠一窝打一生肖的答案是:鼠与蛇

蛇鼠一窝打一生肖

说法一:可以从“鼠”和“一”中确定是鼠,鼠排位第一再加上字面上明文说是鼠,而且鼠给人的感觉也是坏人。因此蛇鼠一窝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鼠。

说法二:还有可能是蛇,蛇跟鼠一窝蛇会把鼠吃掉最后就只剩下蛇,而且大家喜欢用“蛇蝎心肠”来形容一个坏人。因此蛇鼠一窝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蛇。

鼠年的由来,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生肖这件事归四大天王掌管,当年执事的天王姓什么,那年出生的人就属什么。后来,四大天王回归天宫镇守南天门后,玉皇大帝就决定挑十二动物代表人间生肖,并赐封为神,为体现公平原则,玉帝下令,在规定的日子,人间的动物都可以到天宫应选 ,并且以动物们赶到天宫的先后作为排名次的顺序,只取最先赶到的前十二名。

那时鼠和猫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定一同到天宫去争取当生肖,并约定到时老鼠来叫猫一同出发。可是,机灵的小老鼠想,人间的许多动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还对人类有用,比如,猫念经、兔拜月、狗守屋、龙蛇治水、猴镇山、牛马耕田、猪羊供人食用,自己应当想个法子才能争取到属相

于是,在规定到天宫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来,也没去叫猫,自个儿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来,韧性最好、最勤奋的牛带自己去上天宫去,老牛果然第一个赶到天宫大门。天亮了,四大天王刚打开大宫门,牛还没有来得及抬蹄,小老鼠从牛角中一跃而下,直奔天宫大殿。尽管玉帝不愿意封这个小小的老鼠为生肖。可是群王口中无戏言,自己定下的规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为生肖之首。

猫在家等了半天,不见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赶去天宫,由于等待老鼠耽误了时间,等猫赶到天宫时,十二生肖的名额早已排满,没有猫的份儿了。从此,猫恨透了老鼠,一见到就扑去咬,以泄心中这愤,而老鼠呢,也觉得有些不起猫朋友,见到猫就逃。直到今天猫和老鼠的还是殆对头,人们也觉得老鼠的这生肖之首来得不怎么光明正大,也对老鼠失去了好感,其他动物也疏远了它。

于是,老鼠便离开了人和别的家禽、家畜,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过着独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它们子孙也还是生活在地下。这一来反倒免去了和其他动物的纠缠、争斗,所以鼠的家族始终昌顺、繁衍不息。不管怎么说,老鼠毕竟是凭自己的机警和聪明坐上了生肖的第一把交椅,而这也就是鼠年的来历传说了。

鼠为十二生肖之首,与十二地支相配,故称子鼠。子”,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子时”--晚上十一至凌晨一点,又称“鼠时”。 民间有敬奉子神的习俗,因为老鼠繁殖力强,古人祈求生命繁衍、子孙兴旺,于是,便产生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与十二地支配属“巳”,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又称作“蛇时”。

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他,他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

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他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显然,蛇是靠自己的努力当上生肖的。

无独有偶,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之外的巴比伦、希腊、埃及、印度等国,也有十二属相的民俗,并且毫无例外都有蛇。《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的蛇,敢冒神的禁律,启发人类始祖亚当和 夏娃偷食禁果,使人类从此知善恶,有七情六欲。蛇的这种壮举,同偷天火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是一样伟大的。著名玛雅库库尔坎神殿,即羽蛇神殿的意思。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幸物正是一条象征智慧和长寿的蛇。宙斯使臣赫尔墨斯手中也总是握着一根象征特权的双蛇杖。至于印度,更是一个充满灵蛇崇拜的国家。其实传说中的炎黄始祖,妇娲这一氏族,正是以蛇图腾崇拜的。这一系列的现象说明,蛇同人类有着极其悠久的不解这缘,中国民族将蛇作为自己的生肖也就毫不足怪了。

标签: 蛇鼠 生肖 一窝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r3ve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