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直到西汉武帝时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而现在的元旦则是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元旦的习俗:燃放爆竹。

说到过年放爆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年”的怪兽。

实际上如果深究起来,关于这个“年兽”的形象,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以汉代来说,人们在元旦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里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走一种叫做“山臊”的鬼怪。

这种鬼怪在汉代的传说里,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一尺来高,人们被它碰到就会传染疫病。

这种鬼怪有一个弱点,就是很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人们在元旦的时候燃放爆竹,为了吓走这种鬼怪,其实也是一种来年不生病的祈愿。

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则为黏黍。

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

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

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

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

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

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标签: 由来 元旦 习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de1n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