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唐朝以胖为美是哪种胖

唐朝以胖为美是哪种胖

唐朝所谓的胖就是区别于前朝骨干美女,例如能够掌上起舞的赵飞燕之流而言的,唐朝的胖准确的说应该叫做健硕丰腴,绝非只是一个两三百斤的大胖子,以杨贵妃为例来看一看唐朝的审美标准,杨贵妃身高1米65体重为138斤。

唐朝以胖为美是哪种胖

以胖为美的唐朝,和现在的胖是一回事吗?

唐朝以胖为美是有其自身的对比性的,那个时期的女子和前后的朝代的女子相比,的确是胖的,但是这种胖是丰腴、健康的胖,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肥胖,起源大概有三种。

一、文化审美论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和辉煌时期,政治气候十分宽松,经济发展也很快速,人们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经过了一段稳定,人们生活水平自然提高,所以就身材而言是比较丰腴的。

经济政治的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有所变化,当时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而在本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人们形成了对美的新的看法,丰腴总比消瘦更好。

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

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绝不单纯是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

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这与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

二、皇族血统论

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

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一同传给蒙古族。

从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

鲜卑胡人血统是唐朝的占据当时的主流社会,鲜卑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这些人的审美观念自然与汉族有说不同,受到皇族的审美观念影响,所以民间效仿就不足为奇。

可以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弄清了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以后才明白,再联想到在蒙古草原上的生活就想通了。

三、杨贵妃肥美论

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究竟多胖才算美呢?为什么唐代人们会有这种审美观念?其实现在人们对杨贵妃体貌的判断,主要来源于“环肥燕瘦”这一成语。

后世人们普遍认为唐朝的杨玉环是肥的,而汉朝的赵飞燕是瘦的,所以“唐人以肥为美”,而汉成帝喜瘦的赵飞燕,汉朝就以瘦为美。

史在书上也有记载,杨玉环是一位舞蹈高手,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由此可见杨玉环绝不是“胖”而是丰腴。

受到杨玉环的影响,在“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等一些语句中,还是可以体会出当时杨玉环几乎引领了那个时期的潮流。

就如“楚王好腰细,国中多饿死”的效果一样,再加上自古很多女子认为嫁入皇室,甚至嫁给皇帝,是一件美好的时期,那个时候肯定也少不了效仿者。

我们从唐代壁画、仕女图、雕塑看到这种柔美之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象这种柔美之肥,“肥而不腻”再恰当不过了。所以,大家最喜欢说的那句“我到唐代也算是个美人”,这句话其实还真是个“伪命题”。

唐朝“以胖为美”,当时的胖是指多少斤?

在唐朝的确是以胖为美,但是这种胖并不是水桶腰、肥头大耳的那种胖,而是指该有肉的地方有肉,不该有肉的地方没有肉,体重自然是不能够超过140斤。这种也不可以说是胖,应该用丰满来形容,哪个男人会不喜欢丰满、长相好看、又多才艺的女子呢?更何况在唐朝时代,能够胖起来的女性一般都是家庭条件尚可的人家,贫穷家庭的孩子连吃饭都无法有保障又怎么会胖的起来呢?他们倒不是以胖为美,更多的是以胖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家世。

而且在唐朝那个开放时代,穿什么衣服都不会让人觉得怪异。女性大部分都会选择穿能够显现自己身材的衣服,像是齐胸襦裙装更是需要身材丰满的人才能够穿出其中的韵味。如果你瘦不拉几的只会像是一个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为了能够让自己身形撑得起来,自然是要让自己多肉一点的了。

我们所熟知的唐朝胖美人杨贵妃其实也并不能说是胖,她一个一米七的高个子,体重一百三左右,完全算是标准的身材啊。这样的身高与体型根本就不能够用胖来形容,更何况杨贵妃身材还很丰满,要胸有胸,要屁股有屁股的。穿一些袒胸露乳的衣服更是性感极了。这样的性感尤物又能够琴棋书画的,唐玄宗自然是当成宝一样宠着了。

其实无论是什么时候,人们都会更加喜欢身材丰满的女性,现在的审美观都有点太奇葩了,以瘦不拉几为标准。女人真正的美其实就在于有肉感,有肉感的同时还能够让人感觉到你身材体型非常好。而不是瘦到连骨头都凸显出来的病态美,那种美只会让人觉得是不健康的。

不要说男人看到那些身材丰满的女人会两眼发光了,女人在看到这样的性感尤物都会羡慕嫉妒恨的。瘦已经不是绝对的主流了,一直来来人们喜欢的都不是瘦,而是丰满的女性。

众所周知唐朝是以胖为美,说的是微胖还是肥胖?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人们的审美也会有巨大差异,很多女孩都羡慕唐朝以胖为美。毕竟现代社会崇尚的是骨感美,让很多爱吃的女孩们苦不堪言,为了减肥控制饮食,各种减肥妙招都上手了。但是很多人可能误解了,其实唐朝的以胖为美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那种胖是微胖,是丰腴,是那种恰到好处,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的丰腴美,这点其实从杨贵妃的身高体重就能考证。

历史学家根据相关文献记载考证发现,杨贵妃其实并没有那么胖,身高1.64米左右,体重大概138斤,这里也存在一些争议,有的专家认为杨贵妃身高1.55米,体重120斤左右。这样的身高配合这样的体重其实算是标准体重,就算按照现代的标准也不能算胖,只能说不瘦,丰腴。

杨贵妃能得唐玄宗宠爱,大家想想要是肥圆的胖,这怎么想都不可能,她的这种美和胖差别还是很大的。大诗人杜甫就曾这样说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大唐强盛一时,物产经济也相当丰盛,大唐的强盛让周边的小国自愿臣服,大唐和成百上千的小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此一个中央大国,为了表现出大唐的富强,人们不愁吃穿,男女老少都讲究雍容大气的美,所以审美自然也是以丰腴为主。

大唐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是鲜卑族人,而鲜卑族本身就是游牧少数民族,他们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试想一下,如果长得太胖,别说是骑马,就算是爬上马背怕是也难做到吧。所以说唐朝时期的以胖为美并非是肥美,而是那种丰腴的美,这种美要求全身上下每一块肉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雍容华贵的美。

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杨贵妃本人擅长于舞蹈,如果肥胖的话又怎么能跳出优雅的舞蹈呢?除了这些论据,还有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杨贵妃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通过杜甫的眼睛就更能让人信服了,杨贵妃身材并非臃肿,而是全身匀称,气质出众,是一种雍容华贵的美,皇帝喜欢的除了她的美貌还有其曼妙的舞姿以及绝艳的气质。

虽说每个时代的人审美有差异,但是总体对美的标准不会相差太大,所以那些肥美的女孩就算真的穿越回大唐依然做不了美女。所以要做美女还是要学会克制自己,减去该减的地方,增加该增加的地方。

不过还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真正的美女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气质,而这个东西可不是天生的,需要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气质自然会自内而外地散发出来,相处之下让人觉得舒坦,不然再美的躯壳没有优雅的灵魂点缀,依然是庸脂俗粉,上不了台面,大家觉得呢?

标签: 美是 胖为 唐朝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9k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