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红军几度渡赤水

红军几度渡赤水

红军几度渡赤水的答案是:四渡赤水

红军渡赤水河有四次。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并为胜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础。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红军几度渡赤水

鉴于敌人兵力正不断增加,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由赤水北上渡长江的计划,决定立即撤出,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

周恩来亲自带领人员选定架桥地点,发动群众征集架桥物资和船只。经过一夜努力,终于在土城上下游各架起一座轻便浮桥。与此同时,陈云指挥把大部分笨重物资和山炮等沉入赤水河。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第二次渡过赤水河。接着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前进。

根据敌情,毛泽东等认为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上以后,敌军主力大部已被吸引到川滇边地区,黔北的防守兵力比较薄弱,决定红军迅速转兵东进,二渡赤水河,再次向黔北进军摆脱川军、滇军的夹击和国民党“中央军”的追击。

红军在遵义西南地区的活动,使蒋介石又产生了错觉,认为红军“徘徊此地,乃系大方针未定之表现”。于是令各路人马围集遵义,不顾一切寻找红军决战,并叫嚷“残匪西窜是我军围剿唯一良

中革军委发布四渡赤水河的命令,以隐蔽、神速的动作,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是他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

标签: 渡赤水 红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6o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