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的诗句

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的诗句

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我本一心向往明月,可明月却偏偏要去照着臭水沟。常用来喻指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与尊重。

现代人常常将其与“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进行连用,用来比喻自己对爱情或者梦想之物求而不得的心情。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人。早年乡居。后热中功名,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处州、杭州等地作小官。1348年,任镇压浙东方国珍起义的元军统帅府都事,后因与统帅意见不合,“辟不治文书”。方国珍投降后,回杭州隐居,又被任命为江南台椽,福建省都事等职。1356年后,归隐于宁波城东的栎社,《琵琶记》大概是在这个时候写的。高明是个封建伦理道德的狂热鼓吹者,他曾为陈妙珍请求旌表;在《昭君出塞图》中大骂昭君出嫁异邦是“失节”,说什么“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甚至不近情理地认为“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他开始并不轻视名利,《宋元学案》七十说他曾叹道:“人不专一径取第,虽博奚为”?并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终于“登至元乙酉第”。但做了官后,因“数忤权贵”,或“意所不可,辄上政事堂慷慨求去”,于是感慨万端,始信高官厚禄乃“为忧患之始”,安心归隐,与乡人子弟讲论诗书礼义,游山观水,以终其生。

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的诗句

《琵琶记》叙写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在进入明清“传奇”阶段之前的最高水平,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元末元杂剧走向衰落,但戏曲活动仍很频繁,这都是因为《琵琶记》等南戏的兴起。它的双线结构的形式,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模式;它的曲律,成为各家曲谱的主选对象;它的表演艺术,成为演剧的典范,是每一个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剧本。它从明代开始一直是被名家仿效的典范,至今仍活跃于舞台上,是戏曲史上传演最广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案头阅读的对象。后人称《琵琶记》是“词曲之祖”、元代剧坛的殿军、明代戏曲的先声。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zlve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