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苏轼《水调歌头》与哪个节日有关

苏轼《水调歌头》与哪个节日有关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苏轼《水调歌头》与哪个节日有关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释义: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对宋代词史的深远影响,虽然在他生前已有所显现,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他身后发生的。

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后出现了大量的中秋词和咏月词。据笔者检索统计,与苏轼同时和之后的词人,在《水调歌头》的词序中明确标明咏“中秋”的就有30首,词中咏及“中秋”的也有35首之多,至于词中咏及“月”的意象的词作则更是多达316首,显现出一大批的词人在创作题材的取舍上对东坡中秋词的模拟与继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xkd6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