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为什么没人再写瘦金体

为什么没人再写瘦金体

皇帝所创书法无人敢学;难度大;局限性;普及少。

瘦金体在书坛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也代表着宋徽宗的书法水平,至于为什么没有普及,这是后世书坛争议比较大的一点。首先,宋徽宗的书法在当时是御笔,皇帝的书法,虽然瘦金体在宋朝名噪一时,但是没有人敢学习皇帝的书法。这让瘦金体在传承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宋朝之后,陆陆续续有学瘦金体的人,但是始终不得其要领,直到现在,提起瘦金体,也只是宋徽宗一人而已,很难再找出与宋徽宗相提并论之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瘦金体难度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书法积累,很难学到宋徽宗的精髓,况且瘦金体很难写出自己的风格,这让很多书法家对瘦金体的态度是欣赏和赞赏,自己却不学瘦金体。

吴玉如先生曾说有些书法家,一拿起毛笔就想成为书法家。所以有些书法家在书法的道路上一味的投机取巧,对瘦金体更是不屑一顾,甚至不敢尝试练习瘦金体,这让瘦金体在传承和发扬上有很大的难度。

假设我们以瘦金体为基础,继而学习其它字体则需要从0开始,因为它与别的字体的共同点太少,瘦金体只能之于瘦金体。有学者曾说:“瘦金体是一个独立的书法体系。”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没人再写瘦金体

甲只能之于甲,而不能之于乙,对于创造它的人来说没有问题,但对于学习它的人来说就有问题了——这无异于将人放在一个固定房间里,然后把大门牢牢锁死。接收不到外界信息,没有了对比和参考,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闭关锁国”的满清不就是这样吗?这应该就是后人不写瘦金体的主要原因。

自古以来,但凡能称得上书法家的人,无不是集众家之长为一身,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便是父子也各具面貌,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米芾米友人父子等。

但瘦金体,哪怕你写的与宋徽宗一样,也成不了第二个宋徽宗,最终也只能落个“你写的瘦金体不错”。

第三个原因就是瘦金体自身有着局限性,瘦金体适合写小字,如果把瘦金体放大写之后,会有一种疏散之感。尤其是在春联、大字榜书上的运用,瘦金体少之又少,所以后世书法家也不愿意去练习瘦金体。

第四个原因就是,瘦金体曾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很多人认为瘦金体算不上书法,只能算美术字。对于这样的归类,让瘦金体并没有受到书法家的重视,所以只有少部分人练习瘦金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普及。

但是瘦金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回到了书坛,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瘦金体的美。瘦金体的出现丰富了书法的多元化,为书法的发展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宋徽宗虽然在皇位上的贡献不大,但是他的书画艺术是不能被忽略的。他独创瘦金体,以画入书,绘画和书法达到了高度融合,这在书画史上是很罕见的。

标签: 瘦金体 没人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v768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