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谁说的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谁说的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谁说的的答案是:汪精卫

单方面结束第一次国共合作,大肆捕杀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然后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党中央紧急扩大会议响应。在武汉开始了大肆逮捕处死共产党人,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在此次会议上汪精卫说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句话。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中国政治家。

汪精卫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谁说的

1883年(清光绪九年)5月4日,出生于一位汪姓客商家。汪精卫原籍是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祖父以上的坟茔都在绍兴。其祖父汪云(1786~1844),字缦卿,号曼亭,系道光二年(1822)举人,曾在绍兴中过举人,后选授遂昌县训导,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至父亲汪瑎时,举家迁往广东番禺。汪精卫父亲汪瑎(字省斋)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先后在广东三水、曲江、英德等县做过幕僚,但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

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见背,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幼年失恃,本是很忧伤的事,而“长兄为父,嫂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这种忧伤。从后来汪精卫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忧伤。“我的母亲提起来,真伤心。我觉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u2018忧劳u2019两个字里。家计的艰难,以及在家族内所受的闲气,如今还一幕一幕的时时涌现在我的眼前。

1922年,汪请温幼菊画了《秋庭晨课图》,他并为此作以下题图:“右图兆铭儿时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九岁,平旦必习字于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于陆丰……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宁,初不解慈母念远远心至苦也。母鸡鸣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不综核,往往宵分不寐……时见母微叹有声,搜箧得衣,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款洽,似无所忧……劬劳太甚,不获终其天年,悲夫!”

汪精卫通“四书五经”,得中秀才,说话时极注意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心中的怨忧,可上述两段话还是透露出父母故后的无限忧伤的心情。极度怀念母亲的语句,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母亲死后的不如意和艰苦。

汪精卫生活在这种拘束的家庭环境中,欢乐的气氛极少。这种境遇非一日两日,而是年长月远,对汪精卫的性格起着铸造的作用。如此,汪精卫从幼年起就养成了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汪家虽说不富裕或可谓清贫,却是书香门第。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在乐昌县从章梅轩学习文史经世之学”。他们一家沿着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老路向上攀登。

标签: 错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8oln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