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迫于舆论压力。辜鸿铭迫于舆论压力离开了北大。

辜鸿铭是民国著名学者,小时候便聪慧过人,有一个英国义父,并在10岁的时候到英国求学,20岁于爱丁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又辗转到法国、德国等地深造,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研究。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后来,他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清朝灭亡以前,他与张之洞交好;清朝灭亡以后,他因为精通文、儒、法、工、土木等,被邀请作为北大的教授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后,碍于罗家伦所联合大学生造成的舆论压力,辜鸿铭便离开了北大。因为家族从事橡胶生意,辜鸿铭很小就跟父母移居英国,他自己就是一名中英混血儿。在西方长大的辜鸿铭,由于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十分的热爱祖国。

学识渊博的他,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还是回到了祖国,欲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回国后的辜鸿铭,很受张之洞赏识,后来更是进入了北大任教,事业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胡适也很快进入北大任教,辜鸿铭和胡适的恩怨,才就此开始。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一直是当时走在时代潮头的新派;而从西方回国的辜鸿铭,思想却反常的守旧。这一点,从两人的打扮上就可以看出来。在北大上课的辜鸿铭,总是穿着一身长袍,拖着自己的长辫,一副“老学究”的做派,这和总是西装革履、留着短发的胡适,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此外,辜鸿铭脾气古怪,骨子里又十分守旧,热爱祖国,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知识分子,十分推崇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却又过度否定,这让辜鸿铭和胡适,完全处在了对立面。有才华的人,骨子里的傲气,使得他们不轻易佩服别人,何况辜鸿铭和胡适,都是佼佼者,所以他们开始了暗中的针锋相对。

文人之间的争斗,自然不会是明面上的攻击,而是用文字做武器。最先发起攻击的是辜鸿铭,他以“冬烘先生”为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大肆抨击了《新潮》和《新青年》两份杂志,批判它们“诋毁伦常”,不尊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而整日推崇西方文化。胡适作为《新潮》杂志的资助者,和新派的代表人物,辜鸿铭批判的矛头,自然指向了他。

从文中批判、甚至谩骂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辜鸿铭对新文化运动十分不满。只是,蔡元培也是新派的其中一员,然而辜鸿铭却并未对其有何不满,甚至还帮他撇清了责任,却独独抓着胡适不放,将其做作为批判的中心。此事一出,人们也知道了两人不和的事。当然,道统观念不同,胡适自然也不会任由辜鸿铭批判。

他也用“天风”的化名,写了两篇短文,调侃辜鸿铭的长辫子。这一来一往的针锋相对,两人谁也没讨到便宜。在当时,青年大多不喜守旧,而推崇新派的进步。辜鸿铭的守旧,引起了一部分进步青年的不满,他因此遭到了“弹劾”。

而这次“弹劾”的带头人,便是胡适的学生罗家伦。

标签: 辜鸿铭 赶出 北大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7k2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