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谁说的话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谁说的话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西汉时期的陈汤说的,意思是:对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汉廷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

汉朝军队果断出击北匈奴,灭了北匈奴在郅支城重建的国家,解除了郅支单于所部对汉朝的威胁,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谁说的话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汉纪二十一》。陈汤自小跟着父母过着清贫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却喜欢读书,只要拿到书,他就会着迷地看起书来。后来随着他读的书越来越多,他知道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才子。

父母见到他如此酷爱读书,又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于是便打算让他通过做官之路改变家境,也改变他的未来。那时想要为官从政可不是靠着科举考试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孝廉举荐才行。所以陈汤的父母就省吃俭用,用攒下来的钱贿赂了孝廉,可惜的是,孝廉根本不为所动,还说陈汤即便文采再高也不适合做官,其实就是让陈汤放弃为官之路,另寻他路。

陈汤看到父母如此努力也没有得到一个机会,也就明白了自己确实无法从孝廉这里找到出路。但是他也不想就此放弃,所以他就来到了许多达官显贵都在的长安,希望在这里能找到新的机会。没想到,来到长安后不久,陈汤就有幸获得了别人的赏识,担任了御膳房采购一职。

虽然这个职位十分普通,但并没有多少权力,而且还很容易为别人背锅。但是这个职位也是陈汤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也算是成功的第一步。而且这个职位也不全是没有好处的,至少他可以接触到平日里接触不到的那些达官显贵们,如果有幸得到他们的赏识,那么陈汤就可以因此得到一个更高的职位,离自己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

事实的确在朝着陈汤预定的方向在发展,他不仅得到了富平侯张勃的赏识,还得到了一个为官的机会。可惜,他的父亲居然也在同一时间去世了。按照汉朝的制度,陈汤作为儿子,是需要回家守孝三年的。但陈汤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会消失。

隐忍多年的陈汤不希望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就将此事隐瞒了下来,为做官积极做着准备。却没想到,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陈汤父亲去世的消息就被人给查了出来,至此,他在人们心目的形象也大打折扣,被人认为是一个不孝之人,不仅失去了做官的机会,还要在牢狱中接受惩罚。在重获自由后,陈汤依旧对做官不死心,所以他就前往了西域,担任了西域的都护府副校尉一职,希望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虽然这个职位听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但其实这个职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陈汤一个无权无势的人只身来到西域,也不可能得到高职位。

但是这个职位也比较危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职位是要守护边疆,守护西域,是需要和外来侵略者进行战斗的。但可惜的是,汉朝那些历代名将早已入土为安,缺少了有勇有谋的将领的带领,他们保家卫国的工作做得也不是很顺畅。外来侵略者就是在知道了汉朝已经没有了可以和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相匹敌的将领,才会有恃无恐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边疆。

陈汤在来到西域后,详细地了解了敌我双方的情况,随即就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他建议先想方设法破坏掉西域两个最大部落之间的联盟,然后再一个个解决。上司听后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陈汤却提议上司不要上报,因为朝中的顽固势力是不会同意的,想打胜仗就只能悄悄进行。

但上司还是害怕,所以就一直拖着。直到后来上司病倒了,陈汤才假传了圣旨,带着士兵们大败了西域两大部落。虽然陈汤打了胜仗,解决了汉朝的外患,但是他假传圣旨,也犯了死罪,所以陈汤已经看开了,左右不过是一个死字罢了。

但是他还是想要喊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皇帝听后,觉得陈汤是一个爱国之人,又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就免除了他的刑罚,封了陈汤为关内侯。

标签: 虽远必 华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62p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