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凉粉草种植与栽培

凉粉草种植与栽培

1、培育种苗:凉粉草可通过分株和扦插来育苗。2、种植时间:可在春夏秋季种植。3、整地施肥:选好种植的田块,将土壤翻耕整细,施入有机肥,做成畦。4、进行种植:株行距保持在15*23厘米左右,将凉粉草栽种到土壤中。5、栽培管理:栽培成活后注意及时浇水,定期追施薄肥,进行中耕除草。

一、培育种苗

凉粉草可通过分株和扦插的方法来培育种苗。如果选择分株的方法,可选在温暖的春季,此时温度保持在10-15℃左右,非常适合分株种植。凉粉草的宿根处会长出嫩苗,在嫩苗长到4厘米左右时,用锋利的小刀将蘖生苗从根部一株一株劈开,使小苗带有部分根须进行移栽。如果选择扦插的方法,可使用枝条扦插,选择健壮的枝条截取成一段段插穗,每段插穗上带有4个节点,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将插穗插入土壤中,大约10天左右生根。

二、种植时间

凉粉草在春季、夏季、秋季都能种植,气候适宜的环境中能利于生长,也能促进种植成活。

三、整地施肥

选择肥水条件好,排灌方便的田块,将土壤翻耕,整细,将土壤耙细,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保证好养分,将土壤做成宽1.2米、高0.3米、均宽0.3米的畦,把畦面整平整细。

四、进行种植

整理好土壤后,可以进行种植,株行距保持在15*23厘米左右,将凉粉草栽种到土壤中,栽种后立即浇水保持好湿度。

五、栽培管理

凉粉草栽培成活后,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好土壤湿润,定期追施薄肥,进行中耕除草。

凉粉草种植与栽培

凉粉草种植技术和方法 种植凉粉草步骤

1、选择肥水条件好的田块,将上翻耕,敲碎,耙平,开好围沟使其不积水,667平方米用20担腐熟猪、牛栏粪和50千克钙镁磷肥均匀撤施于土面再翻耕,然后做宽1.2米、高0.3米、均宽0.3米的畦,把畦面整平整细,拣除杂草,当气温达10℃以上时开始定植(凉粉草生命力极强,只要评后经常保湿,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种植)。

2、定植时按行距 27厘米掘钱沟,株距20厘米放~摄经堆沤的人粪尿浆草木灰或经发酵的油料效拌草木灰与土拌匀进行种植,种植时不宜过深,以土埋没根系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若遇干旱要浇水。

3、待种苗成活后一星期左右,用10%的人尿水施第一次肥,然后每隔10天667平方米用尿素5千克对20担稀人尿进行浇施。满月后选晴天进行中耕除草。必须注意不要伤及根系,并667平有米用20担鲜猪、牛栏粪覆盖株行间空隙地,以防杂草生长。45天左右枝条长约35~40厘米时,便可开始收割,一年可收4~5茬。

凉粉草的生长环境,分布,种植

凉粉草的功效介绍:

凉粉草 (《纲目拾遗》)

【异名】仙人草(《职方典》),仙人冻(《纲目拾遗》),仙草(《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凉粉草一年生草本。

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长约15~50厘米,枝疏长毛。

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厘米,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脱落。

总状花序柔弱,长5~10厘米;花小,轮生,柄长约3毫米;萼小,钟状,2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长2.5毫米,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花丝突出;雌蕊1,花柱2裂;花盘一边膨大。

小坚果椭圆形。

花期秋季末。

分布我国南部。

【生境分布】

生於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

【采集】夏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

或晒至半干,堆叠焖之使发酵变黑,再晒至足干。

【药材】干燥全草,多切成长约20厘米的段。

茎方形,被灰棕色长毛,外表棕褐色或黑色,有沟槽,幼茎常扭曲;质脆易断,中心有髓。

叶对生,多皱缩,纸质,稍柔韧,不易捻碎,长圆形或卵圆形,两面皆被疏长毛。

花不常见。

气微,嚼之味淡甘,有胶性。

产于广东。

你是不是要种植阿

这里有种植方法不过不是很清楚,不要紧吧 ?

凉粉草种植技术

一,种苗繁殖:

分株繁殖。春季气温在10-15摄氏度,其宿根开始萌发许多新苗。苗高3厘米以上时,可将蘖生苗分株,连根移栽。

二,栽培方法:

春夏秋季均可栽培。选择排灌方便的中等肥力沙质壤土较好,株行距15厘米X23厘米,栽后浇水。

三,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隔10天追施速效肥1次,30天后中耕除草1次,并用牛栏粪行,即加大了肥力,又可防止长草。凉粉草不易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

四,收获加工:

在40-45天能割草1次,留茬5厘米又可旺长,但割后须施速效肥。刈割的鲜草不可堆沤,应及时晒干,25公斤-30公斤为1捆,即可上市场销售。如加工成凉粉,收益更高。

凉粉草的生长习性(包括生长环境、分布、种植)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或藤本,常具含芳香油的表皮,有柄或无柄的腺体,及各种各式的单毛、具节毛、甚至于星状毛和树枝状毛,常具有四棱及沟槽的茎和对生或轮生的枝条。根纤维状,稀增厚成纺锤形,极稀具小块根。偶有新枝形成具多少退化叶的气生走茎或地下匍甸茎,后者往往具肥短节间及五色叶片。叶为单叶,全缘至具有各种锯齿,浅裂至深裂,稀为复叶,对生(常交互对生),稀3—8枚轮生,极稀部分互生。花很少单生。花序聚伞式,通常由两个小的3至多花的二歧聚伞花序在节上形成明显轮状的轮伞花序(假轮);或多分枝而过渡到成为一对单歧聚伞花序,稀仅为3—1花的小聚伞花序,后者形成每节双花的现象。由于主轴完全退化而形成密集的无柄花序,或主轴及侧枝均或多或少发达,苞叶退化成苞片状,而由数个至许多轮伞花序聚合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穗状,圆锥状,稀头状的复合花序,稀由于花向主轴一面聚集而成背腹状(开向一面),极稀每苞叶承托一花,由于花亦互生而形成真正的总状花序。苞叶常在茎上向上逐渐过渡成苞片,每花下常又有一对纤小的小苞片(在单歧花序中则仅一片发达),很少有不具苞片及小苞片,或苞片及小苞片趋于发达而有色,具针刺,叶状或特殊形状。花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两性,或经过退化而成雌花两性花异株,稀杂性,极稀花为两型而具闭花授粘的花,较稀有大小花或大中小花不同株的现象。花图式为S5P5A4G(2)。花萼下位,宿存(稀二片盾形,其中至少一片脱落),在果时常不同程度的增大,加厚,甚至肉质,钟状,管状或杯状,稀壶状或球形,直至弯,合萼,5一稀4一基数,芽时开放,有分离相等或近相等的齿或裂片,极稀分裂至近底部,如连合则常形成各式各样的二唇形(3/2或1/4式,极稀5/0式),主脉5条,其间简单、交叉或重复,分枝的第二次脉在较大或小的范围内发育,因之形成8,11,13,15至19脉,贯入萼齿内的侧脉有时缘边或网结,齿间极稀有侧脉连结形成的胼胝体,脉尖偶形成附属物或附齿,如此,则齿有10枚(有时5长5短),萼口部平或斜,喉内面有时被毛,或在萼筒内中部形成毛环(果盖Garposte-gium),萼外有时被各种毛茸及腺体。花冠合瓣,通常有色,大小不一,具相当发育的,通常伸出萼外(稀内藏),管状或向上宽展,直或弯(极稀倒扭)的花冠筒,筒内有时有各式的毛茸或毛环(蜜腺盖Nectarostegium或Annulus),基部极稀具囊或距,内有蜜腺;冠檐5—稀4—裂,通常经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联合而成二唇形(2/3式,或较少4/1式),稀成假单唇形或单唇形(0/5式),稀5(—4)裂片近相等,卷叠式覆瓦状,通常在芽内开放,或双盖覆瓦状,后裂片在芽时在最外,如为二唇形,则上唇常外凸或盔状,较稀扁平,下唇中裂片常最发达,多半平展,侧裂片有时不发达,稀形成盾片(Apo-physis)或小齿(Pleuridia),颚上有时有褶襞或加厚部分,但在4/1式中则下唇有时成舟状、囊状或各种形状。雄蕊在花冠上着生,与花冠裂片互生,通常4枚,二强,有时退化为2枚,稀具第5枚(后)退化雄蕊,分离或药室贴近两两成对,极稀在基部连合或成鞘状(如鞘蕊花属ColeusLour.),通常前对较长,稀后对较长(荆芥族NepeteaeBenth.),通常不同程度的伸出花冠筒外,稀内藏,通常两两平行,上升而靠于花冠的盔状上唇内,或平展而直伸向前,稀下倾,平卧于花冠下唇上或包于其内(罗勒族Oci—meaeKudo,p.p.),稀两对不互相平行(则后对雄蕊下倾或上升);花丝有毛或否,通常直仲,稀在芽时内卷,有时较长,稀在花后伸出很长,后对花丝基部有时有各式附属器;药隔伸出或否;花药通常长圆形,卵圆形至线形,稀球形,2室,内向,有时平行,但通常不同程度的叉开、平叉开或甚至平展开,每室纵裂,稀在花后贯通为1室,有时前对或后对药室退化为1室形成半药,有时平展开(则花药球形),稀被发达的药隔分开,后者变成丝状并在着生于花丝处具关节(鼠尾草族SalvieaeDumort.),无毛或被各式毛。下位花盘通常肉质,显著,全缘至通常2—4浅裂,至具与子房裂片对生或互生的裂片,前(或偶有后)裂片有时呈指状增大,稀不具而花托中央有一突起(保亭花属WenchengiaC.Y.WuetS.Chow)。雌蕊由2中向心皮形成,早期即因收缩而分裂为4枚具胚珠的裂片,极稀浅裂或不裂(筋骨草亚科AiugoideaeBenth。部分,保亭花亚科WenchengioideaeC.Y.WuetS.Chow);子房上位,无柄,稀具柄(黄芩属ScutellariaLinn.);胚珠单被,倒生,直立,基生,着生于中轴胎座上,珠脊向轴,珠孔向下,极稀侧生而多少半倒生,直立,例外的为多少弯生;花柱一般着生于子房基部(gynobasic),稀着生点高于子房基部,顶端具2等长稀不等长的裂片,稀不裂,例外为4裂。果通常裂成4枚果皮干燥的小坚果,稀核果状(锥花亚科PrasioideaeBriq.)而具多少坚硬的内果皮及肉质或多汁的外果皮,倒卵圆形或四棱形,光滑,具毛或有皱纹、雕纹,稀具边或顶生或周生的翅(有时背腹压扁,稀背腹分化),具小的基生果脐,稀由于侧腹面相接而形成大而显著、高度有时超过果轴一半的果脐,极稀近背面相接(具基部——背部的合生面,如薰衣草属LavandulaLinn.),稀花托的小部分与小坚果分离而形成一油质体(elaiosome)(如筋骨草属AjugaLinn,野芝麻属LamiumLinn.,及迷迭香属RosmarinusLinn.);种子每坚果单生,直立,极稀横生而皱曲,具薄而以后常全部被吸收的种皮,基生,稀侧生。胚乳在果时无或如存在则极不发育。胚具扁平,稀凸或有折,微肉质,与果轴平行或横生的子叶;幼根短,在下面,例外的为弯曲而位于一片子叶上(即背依子叶,如黄芩属ScutellariaLinn.)。本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较大的科。全世界有10个亚科,约220余属,3500余种,其中单种属约占三分之一,寡种属亦约占三分之一。我国有99属800余种。全科中大多数属产亚洲、非洲、欧洲,广布属仅有香科科属TeucriumLinn.黄芩属Scutella—riaLinn.夏枯草属PrunellaLinn,水苏属StachysLinn,鼠尾草属SalviaLinn,姜味草属MicromeriaBenth.及罗勒属OcimumLinn.等。种数超过100种以上约有鼠尾草属,山香属HyptisJacq,黄芩属,荆芥属NepetaLinn,水苏属,百里香属ThymusLinn,姜味草属,香茶菜属PlectranthusL'Her.Sensulatissimo,糙苏属PhlomisLinn.及香科科属等10属,其种数约占全科种数三分之二弱。以上大屈及广布属大都以地中海及近东中亚为其近代分布中心。富于特有属及单种属的分布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依次有地中海,近东一中亚,中国一日本,印度一马来西亚,热带非洲,非洲南部,澳大利亚,温带北美,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墨西哥,南美等10个,大多数常具有季节性干旱气候,尤以在所谓“地中海气候”区,本科植物在植物群落中常占特殊位置,但在较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尤其是中国西南部和南部拥有较多的原始的(和马鞭草科、紫草科有若干连系的)属和种,看来本科可能是从这些地区发源而以后在季节性旱化环境中发展的。目前本科植物在北极高山地区均极少,在潮湿生境中亦只有较广布的代表。本科植物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其中有不少芳香油成份可供药用。作为芳香油植物受到一定重视的有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撤尔维亚等。作为药用植物而在各国中有一定位置的有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薄荷,紫苏,香薷,荠苎,夏枯草,益母草等等。白苏则为有名的油料作物之一。由于花、叶形状特殊,色彩鲜艳常供观赏的亦有一串红、彩叶苏等若干种类。

标签: 凉粉 栽培 种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px03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