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大小合适的场地,需将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隔开。2、消毒:将池塘底部的杂物清除掉,将池底消毒,然后加入适量的海水。3、选种:选择健康、有活力的海参苗,将其放在海水中养殖3~10天后,带其适应环境后,再将其放在水池中。4、管理:需定期对水池进行消毒,并投喂食物。

海参的介绍

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有900多种,我国约140种。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上海参种类最多、资源量最大的区域。

海参的再生力很强,受到刺激或处于不良环境下,如水质污浊,氧气缺乏,身体常强力收缩,压迫内脏从肛门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排脏现象。

海参为狭盐性动物,在半咸水或低盐海水中很少见。海参对水质的污染也很敏感,在污染的海水里,海参难以生存。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能养殖嘛,海参怎么养

海参可以在池塘中养殖。养殖时,要在中潮或者低潮处建立池塘,每亩投放尽量别超过4000只。池塘中可以放置一些海参礁,池塘水位不宜超过2米。平时可以给海参吃藻类植物或者水草。海参也可以底播养殖。养殖前要先改造海洋底部的环境,再将海参苗投入其中养殖。养殖时粗放管理,让它们吃海洋中的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即可。 一、海参能养殖嘛

海参是一种常见的棘皮动物,在海洋之中就生活着很多海参。部分海参品种能够食用,而且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因此海参的经济价值就比较高,很多人都选择养殖海参。养殖的海参有不同的方式,其中有两种是比较常见的,分别是池塘养殖和底播养殖。两种养殖方式采用的养殖方法是不同的,而且养殖出来的海参质量也不同。一般来说,底播养殖的时候成本比较高,成活率低一些,不过相对来说质量是比较高的。

二、海参怎么养

1、池塘养殖:可以在中潮或者低潮地带建立池塘。池塘养殖需要注意控制密度,一般来说每亩的投放数量控制在4000只左右比较好,不然可能会影响海参的生长状态。池塘中可以放置一些人工海参礁。池塘的水位需要注意,可以控制在2米左右深。还需要为海参提供食物,可以给它们吃人工培育的藻类或者水草。

2、底播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指的是通过对海洋底部的环境进行改造,从而投放海参苗养殖的方式。海参的食物也主要是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由于底播养殖时环境不太容易控制,所以成活率会比较低,不过这种海参的营养价值更高一些。

越冬海参苗养殖技术

一、准备

1、池塘越冬准备。

10月底,池塘已连续养殖两年,准备清塘的可将池水排干,捡净海参,清除淤泥和杂物,暴晒半月以上。

首次进水0.5米,每亩使用漂白粉10~20kg,憋水三天后大换水两次,再使用多元有机酸类产品解毒,如“绿水解毒安”一瓶两亩。不准备清塘,可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池中打洞的野杂鱼、杂虾、石蟹等敌害。憋水一天后排水,使用“绿水解毒安”一瓶两亩解毒。敌害尸体能捞的尽量捞,捞完后,使用化学改底类如“底速安”一亩一包,处理底部敌害尸体,连用两次,第二次隔天后使用“底巧”一亩一包。处理完一周后,可泼洒活菌制剂如“强效EM”一瓶两亩,稳定水质。

2、越冬投苗选择

海参要度过环境恶劣的冬季,需要选择体质强壮的海参入池,抓苗前要仔细观察,如有条件选择当地池塘暂养苗最佳,因池塘苗体质强,适应性好。选择大棚苗要注意选择(1)、健康。体表无损伤,无黏液,刺挺且高,在水中伸展较好,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受刺激后收缩较快,管足附着力强,所排粪便呈粗长条状。(2)、避免购买老头苗。俗称渣子苗,指同一批中生长最慢的苗,发黑、发硬、不伸展,一般是卖到最后挑剩下的,11年一虾场有客户13亩池塘投苗2100余斤,养殖一年后,清塘总计出产2200多斤,基本没长,赔十多万元。(3)了解苗种生产过程中用药的数量和种类。避免买到使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健康苗,长期添加激素或大量抗生素的参苗体色发黑发亮,体型肥胖,这种苗前期生长迅速,但经常出现化皮和破肚现象,后期生长缓慢。多选择经常添加有益微生物的参苗,近年来,使用微生态代替抗生素已经初见成效,也越来越被人所接受,这类参苗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高。(4)检查参苗是否掺水。有的养殖单位在卖苗前大量投喂海泥,使海参暴食,达到增重目的,还有在卖苗前停止充氧,同时猛的降低盐度,造成海参缺氧吃水,增重20%左右,这类苗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吐肠和死亡。

以明年春天出参算,投苗选择20-30头/斤最佳,为使海参较早适应冬眠前池塘环境,一般从10月底开始投放,水温降至8度时,停止投放,密度依池塘春季剩苗密度、养殖条件确定,一般不超过100斤/亩。

二.管理

1、合理换水

进入十月份以后,海参起蛰,至少每隔3-5天换一次水,每次20-30厘米。同时降低水位以利于水温快速下降,进入十一月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换水量20%左右,同时提高水位,延缓降温。冬季海参代谢低,换水量小,12月份左右换水量10%左右,12月份以后水位严格控制在1.5—2米以上,在气温突降前更要注意提高水位,避免冻伤。进入1月份以后,可只进水,不排水。开春后,刚开始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不能太大,避免海参应激。冬季外海水温一般较低,尽量选择晴天下午换水。

2、适时增氧改底

11月份池塘经常出现上下水温一样,俗称同温期,底部溶解氧低,出现海参回笼现象。冬季换水量少,再加上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减弱,也容易出现底部溶解氧低,建议11月以后,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底生氧”一亩一包,缓慢放氧,改善池底缺氧情况。

11月份喂料较多,需加大改底频率,水温10度以上,使用生物底改如“底巧”一亩一包,水温10度以下,使用氧化型底改如低速安一亩一包,7-10天一次,中间可使用芽孢杆菌产品调节水质,使水质清爽,半透明,如“利生素”。12月份以后,使用底速安15天一次或爽底安15天一次。

3、封冰后的管理

进入冬季池塘容易结冰,结冰后及时打部分冰眼,下雪后清除冰面积雪,改善池底光照条件,利于水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胶南地区因纬度原因,池塘一般不会全部封冰,但也应注意破冰。

4、加强水质检测和日常管理

(1)水质检测。水温降低后,海参处于半休眠或休眠状态,一般会蛰伏在池底附着基上,难以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多根据水质检测来监控,主要检测①水温:海参在水温5度以下停止摄食,进入休眠。②溶氧:4毫克/升以上,封冰后容易出现溶氧2-3毫克/升的情况,要及时破冰使用快速增氧剂如过碳酸钠类,再使用“底生氧”改善。③盐度:27-33‰。 ④pH:7.5-8.5,冬季因水中溶氧低,二氧化碳高,容易出现偏酸性,可使用少量生石灰或“增氧解毒安”一包两亩调节。⑤氨氮:不超过0.02毫克/升。⑥亚硝酸盐:不超过0.1毫克/升,检测水样放入试剂后,颜色越浅越好,平时可使用嗜冷型芽孢杆菌调节水质,减少有机质污染。⑦透明度:50-100厘米,以站在岸边,隐约看见附着基为准。

(2)日常管理

每日早晚两次巡塘,观察出爬、摄食、生长、粪便情况,以及水色变化,封冰后注意观察是否漏水,如发现冰眼处有小杂鱼或小杂虾活动,则很可能池底缺氧。每十天做一次水质检测,发现有爬在池塘边的海参及时捡回池塘,以免干露时间过长死亡,尤其阴雨天气,更要注意,冬季注意将水浅处的海参捡到水深处,以前发生过在水浅地方,海参冻伤,化皮的现象。发现化皮的海参及时捞出,避免感染。

三、病害防治

海参冬季发病主要原因是水环境恶化与底质恶化造成。冬季海参基本处于半休克状态,体质虚弱,对病害抵抗力下降,一旦出现缺氧、pH变化、亚硝酸盐或硫化氢过高等情况,极易发病化皮。所以,冬季病害防治首先要按照上述方法加强水质管理,从改善海参外环境入手,防止病害发生。冬季每月尽可能使用一次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杀灭池底有害菌,或使用消毒型底改“爽底安”一次一亩一包,亦可达到底部消毒的目的。

海参的养殖有很多的讲究,海参养殖技术有什么?

如果说海参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说野生海参,野生海参是所有类型海参中品质最好的一种,因为海参是一种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海参,它的生长营养价值那么高,但是相对于它的生长周期会更长,一般建池都是靠海建。

因为它可以很好的借助地理优势,用岩石、水泥和石头形成和城市的效果,借助池水的波动每天做一次新的更换,一般需要保证水的更换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子的深度在一米五左右。人工海参礁是用来给海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但在这个人工海参礁中需要养殖大量的藻类和水生植物。材料来源可以做瓷砖、砖头、扇贝笼等,墙板尽量接近原始状态,这样才能最好地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进入冰封之前对水体进行消毒可有效地预防海参化皮。

一般来说,在十到三十平方米的地方摆放三百到五百只海参苗,成活率可以达到35%,但海参的摆放密度与水温和水质的关系,只有协调好了,海参才能有最好的成活率。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从而加快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筏式养殖是指在海上的鱼形笼子里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筏式养殖的最佳海域要选择三面环山、回风缓慢、水深5-9米的良好港湾。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怎样养殖海参

围堰建池塘

根据刺参健康养殖课题要求,需投石围堰建塘,以 石组礁形式营造标准池塘80亩。 共投石1.8万m3,建成1处东西向、半纳潮型、进排水方便的刺参健康养殖试验 塘。为方便清池,塘内组礁为垄式,顺“韭”字形框架 投石,组礁宽2.5m,高1.2m,组礁垄长累计3580m。池塘西堰邻海,设有高低2个进排水闸门,低闸门清池排水用,其闸门基面与最低潮面持平。高闸门基部以半 潮潮面为难,可利用潮差向池内自然纳潮。高低2个闸门均可人工控制。除此外,邻海堰边特设进排水泵机组各 1套,以备急用。池塘建成后,在低潮时用低闸门将池塘水放出,余者水泵抽干,清除虾虎鱼、日本蟳、海星等刺 参的敌害生物。平整池底,亩撒70kg石灰粉消毒。1周 后,亩施发酵鸡粪1000kg,进水50cm,肥水60天,待水质稳定,池内底栖硅藻大量繁殖后,开始投放刺参苗o

苗种来源与投放

刺参苗种来源于自然采捕和人工培育,自然采捕苗种规格大小不均,一般为体长3~10cm。苗种投放前都 经过3~ 5天的暂养,分级筛选,剔出伤残参苗,迅速投入养殖池。人工培育苗种都经过中间培育,待刺参体长达5cm以上再投放池内。

饲养与管理

刺参苗种投放后进入饲养管理阶段,其主要工作是 做好饲料的投喂和日常水质的调控。

饵料投喂每隔2天定时向养殖池均匀投喂饲料,其中淀粉50%,海泥20%,鱼粉8%和海藻粉22%,饲料 搭配投喂量为海区刺参总量的10%左右。为保持水质稳 定、饵料丰富,在池内顺垄式人工礁打桩设筏架,养殖 海带和裙带菜,同时向池内移植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植物,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良好的栖息场所。

防病措施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每半月使用1次消毒药物,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好的防病效果。

水质调控为防止漂浮垃圾和漂浮油污随潮流进入池塘污染池水,在进水渠道设立3道浮筏式拦污防油网, 拦截漂浮垃圾和油污。技术人员每天坚持观察池内水质,高温期每隔7天定时进行1次水质化验。每逢低潮大雨 天气,及时启动水泵调水人池,严防池塘盐度降低,海水淡化。

控温、增氧 每年7月中旬~9月上旬,为龙口高温季节。养殖人员每天上午11:00~下午3:00,利用8马力渔船定时在池塘内高速航行冲浪,以利增氧、降温,防止刺参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标签: 海参 养殖 技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deom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