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蛐蛐怎么繁殖

蛐蛐怎么繁殖

蛐蛐繁殖的过程:卵——若虫——成虫,它属不完全变态。蛐蛐每年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雌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卵为单产,一般会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蛐蛐怎么繁殖


蟋蟀的生长繁殖

蟋蟀的繁殖经过卵、若虫、成虫过程,属不完全变态。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

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雌雄最明显的区别在尾部的产卵器。雌性个体较大,正后端有针孔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连同臀部两侧的尾巴;雄虫尾部没有针状产卵器,只有自臀尖向斜后方长出的两只尾巴。

蛐蛐人工饲养繁殖方法

饲养设备:人工养殖蛐蛐时选择泥罐,养殖室中安装好透气纱窗。 选种育种:配对的雌雄蛐蛐最好选用同色种类,配种时间为秋分前后。 孵化饲养:将卵放入有土的容器中掩埋。 养殖管理:养殖期间将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

蛐蛐如何人工饲养繁殖

1、饲养设备

人工养殖蛐蛐时,可以选择泥罐或玻璃罐,养殖室中要安装好透气纱窗,保证蛐蛐不会被闷死,50%为蛐蛐生长的适宜湿度,夏季养殖时要为其配备一个30厘米的灯泡,以控制干湿度的平衡。

2、选种育种

养殖蛐蛐之前,需要挑选出头大、脸长、体型丰满、肉身洁净的雄蛐蛐进行育种,配对的雌雄蛐蛐最好选用同色种类,配种时间以秋分前后为佳,此时为蛐蛐的健壮时期,产出的后代更加强壮。

3、孵化饲养

孵化蛐蛐之前,先将卵按照要求挑出,放置于容器中,容器底部铺一层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细土盖住,间隔3-5天喷水一次,并打开纱窗透气,水质以清洁的雨水或者河水为好。

4、养殖管理

蛐蛐的卵在温度为25-30摄氏度的环境下开始发育,从孵化到若虫,需要约20-25天,管理期间要将室温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保证若虫破卵而出,等蛐蛐长大后,及时投喂大豆、花生、玉米等食物。

蟋蟀是怎么交配的,如何产卵?

一、蟋蟀求偶

公蟋蟀会鸣叫,母蟋蟀不会;所以,在交配季节(入秋的后)进行求爱时,都是由公蟋蟀主动发动情歌攻势。公蟋蟀在求偶时,会优雅的振动翅膀,发出温和而有规律的声音,有别于散热或相斗时所发出的刺耳声音;不过,同时也有宣告地盘的目的。

二、蟋蟀交配

蟋蟀大多在入秋的后开始交配。蟋蟀的交配姿势十分独特,是雌上雄下。交配前,雄虫会磨翅发声求偶,等雌虫靠近后,会将六只脚翘高,让雄虫进入其身体下方,进行交配。交配完后,母蟋蟀的尾部有一个白点,是公蟋蟀在交配时所黏上去的,这就表示交配完成。大约九天的后,母蟋蟀会产卵,产完卵不久后便会死去。

三、蟋蟀产卵

母蟋蟀尾部有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交配完后,它会选择较松软、湿润的土壤,或植物的茎中,将产卵管插入其中产卵。通常母蟋蟀一次产卵会有约125~127个洞,而同一个洞中可排数个卵,共计约500颗。

标签: 蛐蛐 繁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8q5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