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不胜感激是什么意思

不胜感激是什么意思

不胜感激是什么意思

不胜感激”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物有不尽的感动与感恩之情。对其怀有强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不胜:经不起;不能承受。

该句出自于: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意思是: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原文节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不效,则治臣之罪2,以告3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5,以彰其咎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7,察纳雅言8,深追先帝遗诏9。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10远离,临表涕零11,不知所言12。

译文如下: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以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相关注释:

1、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托:托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务。

2、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3、告:告慰,告祭。

4、兴德之言:发扬陛下恩德的忠言。

5、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6、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咎:过失,罪。

7、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良策。诹(zōu),询问,咨询。

8、察纳:识别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9、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10、当:在……时候。

11、临:面对;涕:眼泪;零:落下。

12、不知所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创作背景:

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武侯集》。

标签: 不胜感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rzq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