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共记载冷冻灾害72次,清朝则有277次。当时广东境内,北部、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皆出现了冷冻灾害性天气。南海县、大埔县、惠来县、兴宁县、揭阳县、龙川县等地更是发生了多次冷冻灾害。这一时期广东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的北部沿海地带,这里的气温居然曾经降到零度以下。

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海南万宁冬陨霜——对于无数从北方赶到海南取暖越冬的“候鸟”们来说,这应该很难想象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245~1924年间,广东地区的冷冻灾害主要由降雪造成,雨雪和霜冻天气次之。可见下雪对于广东来说,并不罕见。这一小冰期的降雪,有直接记载的,广州至少有11次,雷州半岛至少有10次,海南岛至少有17次——海南岛比广州还要多!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十分地冷,在南方阳历11月的时候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

《明史》中的记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

时代特点:

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小冰期中,最为寒冷的一年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16年,因为火山爆发加剧了气候的变化。

在嘉庆二十年的4月,当时位于印尼巴哇岛上坦博拉火山突然在沉睡数千年后爆发,指数高达7级,直接对当地的百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灭顶之灾,火山灰一瞬间冲入地球平流层,对全球的气候造成剧烈影响。

明清小冰河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甚至长江结冰。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清朝初年,一位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1653年(顺治十年)阳历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就封冻了。谈迁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顺治十三年)阳历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坐船南返。由谈迁的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时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小冰期时代,不仅中国北方受到影响,就连江南,也因为气温的异常,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谈迁提到,1654(顺治十一年)阳历11月,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可见顺治年间,江南天气的寒冷。另外,当时,也出现了长江结冰的记载。

​“明清小冰期”时期有多冷,造成了什么影响?

在“明清小冰期”的时候,南方的鄱阳湖和洞庭湖全都结了冰,并且温度达到了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因为寒冷,导致农民起义,暴乱不断,灾荒遍地,从而动摇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最后是在清朝的时候被毁灭,但是在攻进紫禁城时,逼迫崇祯帝杀妻自缢的确是当时的农民起义军,而当时的清朝还是后金,大军在边关虎视眈眈,不过,却无法突破明朝的战线。

最终导致明朝覆灭的最直接原因则是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虽然明朝是在百姓的手中覆灭的,但是崇祯帝还是一个很勤政爱民的,不过因为当时的气候极度寒冷,致使依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大量的饿死。同时接二连三的灾祸来临,导致农民不得不为了生存从而反抗。

当时的明朝各种灾害接连不断,不过频率最高的灾害还是旱灾。因为旱灾,当时的庄稼田地都死了,并且饿死的农民不计其数,而“小冰期”又横跨了整个明清时期,因为寒冷,逼迫农民不得不起义,而灾害则是在崇祯帝没继位之前便有的。

虽然崇祯帝勤政爱民,但是因为靠天吃饭的农民没有饭吃,并且会饿死,所以不造反便会饿死成为农民在心中的执念,也因此,在崇祯帝想办法解决灾害问题的时候,而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也在纷纷冒出,并且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虽然明朝灭亡的根源是积重难返,但是明朝的灭亡和天气的极度寒冷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清朝能不能突破明朝的宁远防线也是个问题。

小冰期是什么?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到底有多冷?

有历史以来,我国共有6次的小冰期。其中一次是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那时还没有温度计,所以当时的具体温度没法确定,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广东潮州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一尺厚!

广东南方地区,冬天是不会降雪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能够在广东下到一尺多厚的雪,可想而知当时是有多冷!北方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南方的冷空气都是北方过来的。

明清400年小冰期广州曾降雪11次。明代小冰河期共记载冷冻灾害72次,清朝则有277次。当时广东境内,北部、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皆出现了冷冻灾害性天气。南海县、大埔县、惠来县、兴宁县、揭阳县、龙川县等地更是发生了多次冷冻灾害。这一时期广东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的北部沿海地带,这里的气温居然曾经降到零度以下。

就拿“海南”来说,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 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 海南万宁冬陨霜——对于无数从北方赶到海南取暖越冬的“候鸟”们来说,这应该很难想象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245~1924年间,广东地区的冷冻灾害主要由降雪造成,雨雪和霜冻天气次之。可见下雪对于广东来说,并不罕见。这一小冰期的降雪,有直接记载的,广州至少有11次,雷州半岛至少有10次,海南岛至少有17次——海南岛比广州还要多!

那么小冰河时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地球经历过多次冰河时期,有人认为是地球轨道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太阳轨道的原因。从冰河时期的持续时间来看,应该是地球运动的原因比较小,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而冰河时期可以持续几百上千年。因此应该是太阳系或者是银河系运转的一个规律,当整个大星系运行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地球气候就受到影响。明清小冰期也是这样形成的,只是其程度没有大冰期严重,但也对人类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明朝的灭亡也跟这次气候变化有关联。当时崇祯皇帝登基后,民间灾荒连连,还有鼠疫,就连皇宫里的守城兵将都没能幸免。当李自成的起义兵冲进宫里的时候,有些士兵被鼠疫折磨的瘫坐在地上无力抵抗。

在整个明清小冰河时期,经常会出现极端天气,由于当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各种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今地球上的极端天气依然存在,但我们有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施,让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2020年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小冰河期的温度大多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因为在我国的明朝就已经出现了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也使得我国遭受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说就是因为小冰河期导致顺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间的大运河被封冻了至少110天,而当时的庄稼和人都冻伤冻死无数。

小冰河期其实就是指相对较冷的时代,但是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冷,比瞬间毁灭任何动植物的冰川期还是要温暖很多的,以明朝时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为例,当时基本上粮食都出现了减产,降温可达30-60℃,即便是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冻。

标签: 冰河时期 明朝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ekn6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