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义是什么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义是什么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义是什么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义”指的意思是:好的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

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相关原文片段: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相关译文: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相关注释:

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祭:特殊读音。

都城过百雉(zhì):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先王:前代君王。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注为周开国君主文、武王。

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国之一”的省略。

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不度:不合法度。

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

何厌(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

无使滋蔓(zīmàn):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ú)。

图:除掉。

犹:尚且。

况:何况。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毙,本义倒下去、垮台。汉以后才有死”义。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rk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