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学前教育

>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什么意思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什么意思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什么意思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的意思是: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即使生命到了最后几年,也要活得精彩。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是狄兰·托马斯写给他父亲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亲生命垂危,已经放弃了活下去的期望,准备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诗人创作该诗,希望可以唤起父亲战胜死神的斗志,不放弃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作品介绍: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该诗作于其父逝世前病危期间,诗中的第一节就表明了他认为老年人应有的生命态度,随后四节诗分述了四种不同的人的生命态度,最后一节诗人再次向父亲呼唤,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

原文: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

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

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主题思想:

生与死的主题贯穿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创作。在该诗中,面对垂危的父亲,死亡被赋予了新的个人化的意义。诗中展示了暮年面对死亡的不同方式,无论是智者、好人,狂人、严肃的人,接近死亡时都不会消极顺从地接受,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争取生命。诗人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把死亡界定为Good Night”,表明了他对晚年的态度。但他鼓励所有的人与死亡搏斗,不仅仅为他们自己,更为他们的亲人留下希望。诗题中Gentle”表达了随遇而安、听从自然的态度,而诗人明确地对这种态度给予否定。诗中的第一节就表明了他认为老年人应有的生命态度,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灭”是狄兰的名句,其中所蕴含的咆哮般的呼唤和热情令人振奋。随后四节诗分述了四种不同的人的生命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人的人生中出现了诸如雷电”、海湾”太阳”和流星”等意象,这些具有冲击力的意象强化了人生的价值,也是人对生命更加留恋。最后一节诗人再次向父亲呼唤,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狄兰从具体的感觉经验出发,上升到普遍、永恒宏大境界,使诗歌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

艺术特点:

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的是田园诗体。田园诗体本来是用以描写田园生活的一种轻松活泼的抒情诗体,一般不宜用来写严肃主题。但是托马斯对原诗体在韵律上作了改造,使之节奏铿锵有力,并借助语言符号的暗示,成功地表现了死亡主题,传达出诗人不可抑制的愤怒情绪。

作者介绍: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二十世纪英国盎格鲁—威尔士诗人,生于英国南威尔士斯旺西。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粗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著有《笔记本诗钞》(1930-1934)、《诗十八首》(1934)、《诗二十五首》(1936)、《爱的地图》(诗文集,1939)、《死亡与入场》(1946)、《诗合集1934-1952》(1952)并推出声音剧《乳林下》(1949-1953)等。

标签: 良夜 走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xue/qm1y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