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36码和37码相差多少

36码和37码相差多少

36码和37码相差多少的答案是:5毫米

36码和37码相差多少

36码和37码相差5毫米。标准鞋号230(旧鞋号俗称36码)和235(旧鞋号俗称37码)码差5毫米,适用于脚长230毫米和235毫米的穿着者。

鞋码通常也称鞋号,是用来衡量人类脚的形状以便配鞋的标准单位系统。世界各国采用的鞋码并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长、宽两个测量。长度是指穿者脚的长度,也可以是制造者的鞋楦长。

古代的鞋,是履、靴、鞋、屐的统称。鞋子是人们为保护脚部免受土地硬物等的伤害,并且为了方便行走活动和起到御寒防冻作用而穿用的足装。借助古人类存留的文物文献,可以窥见一部精彩而浩大的鞋史。

古代鞋子的复杂多样性首先在于其历史的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也缝制兽皮用以护脚而利于追寻猎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也用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制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古鞋。远古的鞋的种类以材料来分,有草葛、麻布、皮革三种,后来发展得更是多元化。

据记载,商朝宰相伊尹就“用革做履”,因此中国古代的鞋少说也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然,三千多年前的鞋自然与当今皮鞋的式样有天壤之别。自商代以后,历代在鞋的穿着上均有制度。同时,也因为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和社会本身的进步发展,鞋的种类和样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关键历史转折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为适应当时群雄战争的需要,引进了西北胡人的短衣和短靴的穿戴,推动了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胡服骑射”革命。从此革靴就成为中华鞋史中最成功的引进变革产物。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波及江南。历经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革、民族交融,隋唐五代的鞋履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多轨制、多元性的繁荣景象。

直至唐代,官民都可穿靴,只是式样略有不同,女子流行软底透空锦勒靴。宋元时期基本沿用唐代的鞋,但款式品种增多。

元代则是盛行高丽式靴。虽明代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明代官员足蹬朝靴,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庶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

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清朝还将革靴改为了丝织绸缎的靴。因此,清代的靴多以缎、绒、布皮为材料,朝靴为方头靴,民间皆为尖头靴。靴作为鞋文化的领军者,盛行了两千年,隋、唐、宋、元、明几乎代代穿用。

标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z4qy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