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生活常识

> 武陵戏的特点

武陵戏的特点

武陵戏的特点: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

武陵戏的特点

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

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剧种历史:武陵戏一般指常德汉剧。

常德地区弋阳腔传入较早,于明代万历年间戏曲活动已颇兴盛,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

当时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

清康熙以来,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至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南北路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高腔和昆腔逐渐衰落。

1910年前后,弹腔占优势,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

1949年以前,一般称之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可能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

1949年后,曾称为“常德湘戏”,1957年后改称为“常德汉剧”。

标签: 武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sheng/ek3p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