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下午5点到凌晨2点是几个小时

下午5点到凌晨2点是几个小时

下午5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共9个小时。

入夜12点(即0点,24点)是一天计时的结束(24点),同时又是第二天计时的开始(0点)。

下午5点到凌晨2点是几个小时

下午5点距离当天结束还有7个小时,加上第二天开始的2个小时(即到凌晨2点),一共是9个小时。24小时计时法即按照一天24小时来计算时间,从00:00-23:59.00:00表示一天的开始,24:00表示一天的结束,是正式场合、地点采用的计时方式。除了24小时计时法,日常生活还会用到12小时计时法,12小时计时法是把一天分为两段,从夜里的十二点到中午十二点是上午,从中午的十二点起到深夜的十二点是下午。用24小时计时法可以避免上下午混淆,能更准确地表示时间。

广播电台、车站、邮电局等部门即采用二十四时计时法。计时方法还有地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更点计时法。每天十二时辰的地支是固定的,再配以天干,就成干支纪辰,即“干支纪时法”。

用干支相配而成六十甲子。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5天为1周期,以纪时序。相当于24小时,中国古代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相当于2小时。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古代把晚上的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2小时,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怎么计时的呢?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除此,还有应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的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

标签: 点到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xk4o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