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的作者是谁?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的作者是谁?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咏东坡与秦观夜饮于舟中,感叹人生。

下片叙与秦观难忘情分,惜秦观贤才埋没。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的作者是谁?

全词上下两片均是由景人情,由自然引入人生。东坡借宴饮欢送秦观去扬州之机,抒发人生短暂和壮志难酬的愁绪。词人运用对比、移情的手法,将物人格化了:“汴水”“无情”,船载“离恨”,“风鉴”“尘埃”,“酝造”“烦恼”,感情色彩异常浓烈。此词为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邮与相会后,于淮上饮别之词。

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起二句,写在淮上饮别后的情景。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

临流帐饮,惜别依依。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

“隙月”,指在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月。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月一日抵泗州。与秦观别时当在十一月底,所见之月是天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月,故“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 。汴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 ,经应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苏轼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应天府。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 。

“无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类似的意思,在苏词中也有,而本词之佳,全在“载一船离恨”一语。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苏轼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在船中,逆流而去。这个妙喻被后人竞相摹拟。《武陵春》词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西州”,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只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过片二句,追忆当年两人同游的情景。元丰二年,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唱和甚乐。复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游诸寺。

词云“竹溪花浦曾同醉”,当指此时情事。“酒味”,指当日的欢聚 ;“泪”,谓别后的悲辛。元丰二年端午后,秦观别东坡,赴会稽。

七月,东坡因乌台诗案下诏狱,秦观闻讯,急渡江至吴兴寻问消息。以后几年间,苏轼居黄州贬所,与秦观不复相见 。“酒味多于泪 ”,当有感而发。

末两句故作反语,足见真情。“风鉴”,指以风貌品评人物。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苏东坡对秦观的赏拔,可谓不遗余力。

熙宁七年(1074年 ),东坡得读秦观诗词,大为惊叹,遂结神交。三年后两人相见,过从甚欢。后屡次向推荐秦观。

可见文人高士之友谊实非常人可比。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lyzd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