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为什么司马懿没能进武庙

为什么司马懿没能进武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

为什么司马懿没能进武庙

生平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以其功著,封舞阳侯;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在三国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中,司马懿在乱世中想做成就一番作为,心系天下百姓“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懿的才华在少年时代就表露出来了,史书上这样评价“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能知人善任的杨俊也说他将来不凡,如真如此,出任过大都督,太尉,太傅等职,后来,全权掌管朝中大权,死后更被追封为宣王和宣皇帝。不仅司马懿出名,他的儿子司马昭,孙子司马炎更是推翻魏元帝自己称帝。“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有什么心?当然是谋反之心,他的孙子司马炎完成了父业。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

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

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

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

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电视剧《三国演义》 司马懿(魏宗万饰)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也即进入武庙,可谓古代武将的至高荣誉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孔明能进武庙是因为知识分子渴望遇到善待人才的明主,渴望君臣鱼水相得,不用伴君如伴虎,生能建功立业,死后能余荫后代,孔明也能满足,当时的社会风气要求的是活着名声很好,死后声誉更高。

司马懿虽是晋朝实际创始人,可惜子孙不争气,短暂统一后又大混乱,五胡乱华,特别是司马昭弑君,落人话柄,后代君主鄙弃,百姓不念晋德,司马懿的作派不符合知识分子的传统风范,所以名声没落。

标签: 武庙 司马懿 没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725p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