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历史文化

> 对症下药主人公是谁

对症下药主人公是谁

华佗。《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对症下药主人公是谁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

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

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有些医史学家考证出,华佗所用的治疗方法在印度医学中有所记载,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药物“蔓陀罗花”也是印度所产,因此他们提出华佗一生游历于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来自印度的天竺医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语对症下药的主角是

华 佗典故介绍: 1、华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给人诊病,总是先弄清病源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下药。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一起来找华佗看病,二人都是发热头痛。

华佗经过诊断说:“倪寻应当用泻药,而李延则应当用发汗药。”二人感到很奇怪,华佗解释说:“倪寻外实,李延内实,所以治法不同。”这样分别下药后,第二天两人果然都痊愈了。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概括成“对症下药”这一成语,比喻具体情况具体地分析处理。

对症下药的主人翁是谁

华佗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

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后来,“对症下药”这一成语,就用来比喻要善于区别不同的情况,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主人公

华佗关云长孔子分别是华佗,鲁肃,孔子韦编三绝——孔子;单刀赴会——关羽;对症下药——朱熹;成语主角:闻鸡起舞——祖逖;纸上谈兵——赵括;惊弓之鸟——更羸;负荆请罪——廉颇;破釜沉舟——项羽;七步成诗——曹植;铁杵成针——李白;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凿壁借光——匡衡;鞠躬尽瘁——诸葛亮;图穷匕见——荆轲;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四面楚歌——项羽;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li/7229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