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科普知识

> 陈望道简介

陈望道简介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金华义乌人。原名参一,单名融,字任重,笔名佛突、雪帆、晓风、张华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陈望道简介

1919年回国,受聘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员。1920年春,到上海,参加编辑《新青年》。5-8月,与陈独秀等组织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与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的一个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问世。 [6] 年底,继陈独秀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复旦大学、平民女学等校担任讲授。次年底,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成立,为首任书记,任职至1922年6月。1923年夏,脱党。1922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秋-1927年,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1923年10月,与柳亚子等发起组织新南社。

陈望道简介 第2张

1927年下半年开始,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旋兼复旦实验中学主任。1929年冬,出任中华艺术大学校长。1932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今语文的修辞学专著《修辞学发凡》。30年代,投身左翼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推动上海思想文化战线的反文化“围剿”斗争。1934年,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发动大众语运动,创办《太白》半月刊。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上海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组织关于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宣传文字改革。1940年,从上海至重庆,回迁校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1942年起,任新闻系主任历时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参加和支持大学教授和学生的爱国民主斗争。1949年10月,出任复旦大学校委会副主任。

标签: 陈望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ke/8z1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