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成语发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成语解释: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查看更多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近义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什么

1、意思是:阻止人民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

2、可简述释义为: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3、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成语解释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简拼】:fmzksyfc

【解释】: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示例】:我们不能采取“~”的管理政策

【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反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顺接】:川壅必溃 川泽纳污 川流不息 川渟岳峙

【顺接】:跋履山川 跋山涉川 跋涉山川 百二山川 大山广川 箪醪投川 高山大川 海纳百川

【逆接】:暗箭难防 猝不及防 杜微慎防 防不及防 防不胜防 家贼难防 曲为之防 桑土之防

【逆接】:防不及防 防不胜防 防微杜渐 防微杜衅 防微虑远 防心摄行 防患未然 防患未萌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

【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例子】

【相关】百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典故的出处,意思?

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周语》

意思: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原文节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河流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百姓也如同河流。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让水畅流;治民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周朝建立以后,对人民也采取了残酷的统治,因此人民对周朝越来越不满,纷纷起来反抗。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到了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话说周厉王当时宠信一名叫荣夷公的大臣,他非常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荣夷公利用他的特权,封山占水,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杀机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腾。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都城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社会动荡不安,就进宫告诉厉王说:“荣夷公的这种做法,让百姓忍受不了啦,您如果不趁早收回给荣夷公的特权,百姓就要暴动了,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撇撇嘴说:“这点小事情,我自有办法对付。”于是,周厉王下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我会严惩这些刁民。”卫巫于是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这批人经常借机敲诈勒索,谁要是不听,他们诬告你谋反。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

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国事了。就是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厉王发现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

有一次,召穆公去见厉王,周厉王高兴地对他说:“你看,现在老百姓都同意我的做法,没有人反对了呢。”

召穆公叹了一口气说:“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等到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更多;硬堵住人的嘴,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不以为然,暴政反而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地方才停下来。就是厉王不听召穆公的规劝,才落得个被流放的命运啊。

十四年之后,周厉王在彘死去。大臣们立太子姬静即位,就是周宣王。但是经过一场国人暴动,周朝统治者已经外强中干,永远地衰落下去了。

标签: 防民之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xqz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