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飞蛾扑火

成语发音:fēi

成语解释: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成语繁体:飛蛾撲火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蛾,不能读作“né”。

近义词: 飞蛾赴火  自取灭亡 查看更多飞蛾扑火的近义词>>

成语例句: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飞蛾扑火的意思

飞蛾扑火的意思是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

飞蛾扑火是一个成语,拼音是fēi é pū huǒ,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著,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也作“飞蛾赴火”。

意思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语:自不量力、螳臂当车、以卵击石、飞蛾赴火、自取灭亡。

反义词语:无坚不摧、量力而行、明哲保身。

基本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成语典故: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时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有时间便潜心苦学,日子一长便积累了很多学问,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到溉为人豪放,性情直爽,后来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

到溉有个孙子,名叫荩,自小聪明过人,到溉十分喜欢他,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写诗,从而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到荩成年时,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到溉,颇得梁武帝的赞赏。

有一次,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 ”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 的诗,踢给了到溉。不久到荩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

飞蛾扑火的含义

飞蛾扑火的含义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解释:

出处: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用法:作谓语,宾语。

示例:爱情令人飞蛾扑火,也许是灭亡,在死去之前,谁也不能断定,它扑向的,或者才是光明。

扩展资料

飞蛾扑火的近义词:

一、自投罗网

释义: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引证: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凤姐故意报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起誓。凤姐因他自投罗网,少不的再寻别计令他知改。”

二、自取灭亡

释义: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引证:灵遁者《自取灭亡》:“妄想从无尽的放纵中解脱,是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飞蛾扑火”是汉语的一则成语,意思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其结构为动宾式,在句中可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出自隋·姚察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成语故事:

一天夜里,一家主人与客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天非常黑,四周十分安静,只有一根蜡烛在闪着亮。主人同客人一起谈古论今,感慨人生的起伏。

这时,一只飞蛾扑打着翅膀,绕着蜡烛的烛光飞来飞去,还发出细小的叫声。这家的主人用扇子驱赶飞蛾,飞蛾便飞走了。刚过一会儿,飞蛾又飞过来了,主人又用扇子赶走飞蛾。它飞走后,不一会儿又飞回来,而且,不顾一切地朝蜡烛火焰扑过去。就这样,赶走又飞来,赶走又飞来,反复了七八次之多。

终于,飞蛾的翅膀被那烛火烧焦了,它再也飞不动了,无力地落在地上。但是,它还在不甘心地挣扎着,直到没有了一丝气息为止。看了飞蛾扑火的情景,这家的主人感慨地对客人说:“您看,飞蛾扑火是多么愚蠢啊!火是能烧身的,可是,飞蛾偏偏要不顾死活地去扑火,直落得这般下场!”

那客人也有同感,唏嘘地叹道:“谁说不是呀?人比飞蛾还要更甚呢!”

这家的主人说:“是的,世上的声色犬马和各种利益、欲望引得人们去争夺追逐,那些按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而不怀疑、毁掉了身体而不后悔的人,岂不是也像这飞蛾一样可悲而又可怜,又让人讥笑吗?”

成语寓意:

人们追名逐利,正如飞蛾扑火一般。飞蛾扑火,人们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败名裂的人,则更加可笑。为了功名利禄,人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人们计划、忙碌、奔波。殊不知,追求虚名是人们的一大弱点,是害人害己的祸患。人们应当笑看虚名,追求事业,不为名利牵累。

标签: 飞蛾扑火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v49l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