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成语发音:liǎng guó jiāo bīng,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查看更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近义词>>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指两国交战之期不得杀害一方派来送信的使者。

第一,主要是继承战争文化。我国的战争文化从西周时期就开始成型了,那时候对发动战争有着很多的讲究,必须要站得住道义。

周武王伐纣就是因为纣王“失道”,这样周武王就理直气壮的联合周边诸侯讨伐纣王。而周朝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人伦礼仪秩序,也就是周礼,其中也包括了战争规范。

第二,表现精神气概,古时候讲究的是英雄气概,杀掉来使会显得未战先怯,在战场上没有了勇猛的气概,这仗就不用打了。

第三,来使也是手无寸铁。使者的作用就是送信,是没有攻击性的,此时的使者与老弱妇孺也差不多。而杀掉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者,这会让人们所不齿。

第四,用作疑兵之计。使者的作用也有刺探军情的意味,战场之上斗智斗勇,经常会将计就计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让使者上当,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赤壁之战时的“蒋干盗书”。

扩展资料:

军礼在我国古代亦称“兵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西周时期的军礼为“五礼”之一,即吉、凶、军、宾、嘉。古代“军礼”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

从西周来看,主要是指军队和军人的行为规范、礼仪形式,既包括交战的规则,也包括了军队中的各类礼仪和纪律。这些礼仪在当时也是维持军事纪律、保证军事行动效率的重要制度。兵法云: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古代将士出征、交战、凯旋乃至战败都有礼。

“退避三舍”是一种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是一种礼;“击鼓而进”是一种礼;“鸣金收兵”是一种礼;打了胜仗,奏凯乐,唱凯歌,是一种礼;打了败仗,竖白旗,甚至缴械投降,也是一种礼。正所谓礼仪无处不在。

中国古代军事礼仪中的文化内蕴和教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外化仁德,锻造正义之师;彰显节义,陶冶军人情操;明确尊卑,严格军纪制度。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历代战争的规则。意思就是说两国交战的时候,不能斩杀双方派出的前来谈判的使者。

这是一种君子协定,有利于促进双方实现和谈,达到平息战争的目的。

这也是对人才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气度和胸怀。

不过,在实际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假如这位使者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很容易成为对方的刀下亡魂。

花剌子模杀蒙古使者,被灭国

在蒙古帝国建国的同时,中亚也崛起一个超级帝国,名为花剌子模。当时蒙古正在对金作战,对于花剌子模,蒙古采样怀柔政策,暂时不想与之为敌。

在公元1218年之前,蒙古和花剌子模曾经互通使者,双方基本上保持了互邻友好的关系,也达成了通商协议。

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商队,带着大量贵重物品,长途跋涉,到花剌子模开展贸易。这支商队足有四百五十余人,几百匹骆驼。商队达到讹答剌城,城池的守将亦纳勒赤黑,见蒙古人带来这么多好东西,便想据为己有,随即他下令,将商队扣留。

扣留东西总要有个理由,随后,亦纳勒赤黑上奏摩诃末国王,说蒙古商队里有奸细,摩诃末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就杀了几乎所有人。成吉思汗以强悍著称,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死他们敌人,掠夺他们的土地,抢走敌人的财富和妻女。

只有蒙古人欺负旁人的份,成吉思汗还从没有被旁人如此亵渎过。就算如此,成吉思汗还是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他再次派出几位使者,到花剌子模,要求惩处肇事者,为死者报仇。

花剌子模的摩诃末国王表现得更为无礼,直接杀掉了使者巴合剌,这回成吉思汗彻底被激怒了。成吉思汗将对金的战事交给了木华黎,亲率十几万大军奔赴花剌子模,摩诃末将为他的愚蠢行为付出惨烈的代价。

貌似强大的花剌子模,在蒙古人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蒙古铁蹄所到之处几乎没有活口,公元1231年,花剌子模被攻灭。这就是触怒成吉思汗的后果,可见斩杀使者,也要仔细看清楚主人,否则大祸就在眼前。

耿恭杀匈奴使者,险象环生

公元74年,耿恭在西域担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公元75年,北匈奴单于攻打车师国,耿恭派三百军兵前去救援,被匈奴全部杀光。

随后匈奴骑兵将枪口转向汉军,金蒲城被团团围住,考验汉军的时候到了。耿恭命士兵在箭上涂上毒药,被击伤的匈奴士兵流血不止,之后匈奴被击退。

金蒲城水源不足,耿恭命令士兵转移到了疏勒城,源于疏勒城水源比较充足,可以长期固守。匈奴人为了减少伤亡,下令决了城外的河流,疏勒城水源被断绝。人如果不喝水,几天就回去丧命,好在上天保佑,城中士兵打了深井,冒出汩汩清流。

汉匈的拉锯战开始了,耿恭据城防守,有一定优势,但士兵数量也在锐减,匈奴骑兵却是越打越多,直到城池内粮食吃完,汉军也只剩下几十人。

史料记载: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便如此,匈奴仍攻不下疏勒城,匈奴单于改变对策,想劝降耿恭,旋即派出使者。耿恭假意谈判,让使者登上城头,还没等使者说话,就杀掉了匈奴使者,并放置到火堆中炙烤,烧焦的人肉味异常刺鼻。匈奴单于被激怒了,继续增兵攻城,势必要杀掉耿恭。

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艰难,源于汉明帝去世,朝廷没有及时派出援军。汉章帝即位,在司徒鲍昱的坚持下,汉廷才派出几千援军,也正是因为这几千汉军的救援,耿恭得以逃出生天。

最后耿恭和其部下只剩下了十三人,战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耿恭坚贞不屈,打出了汉军血性,只不过他杀掉匈奴使者,也差点要了他的命。

耿恭能存活下来,基本全是靠着运气,假如援军再晚一点到,疏勒城必定也是一座死城。由此可见,斩杀使者也是要慎重考虑的,如果没有必死的决心,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常规条件下,两国交战,原则上还是不要杀掉使者为好,但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前提条件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潜规则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主要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春秋时期诸侯派的使节是不可侵犯的。人权在近代受到高度重视,但在封建社会却没有人权。古代版本的“日内瓦公约”没有规定不能杀害囚犯和有关人员。相反,杀害战俘和屠城的事件时有发生,如白起坑杀赵军战俘40万人,扬州10日杀害大批战俘和平民。

虽然古代战争不能像现代战争那样受到尊重,但它非常重视人权,但它尊重双方使者的潜规则,即“两军交战,使者不斩首”。这场充满鲜血和烈火的古老战争是如此激烈,甚至连敌人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都被彻底杀死。使者也是对方的人马。他们为什么享受这样的“人性化”待遇?

“两军交战,不斩首使者”起源于春秋时期,宋朝华元作为使者,独自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出宋国都城,两国停止交战,而华元作为人质,来到楚国。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作战,不斩首使者”。在激烈的战争中,使者是双方沟通的媒介,负责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如果连对方使者也不能幸免,那就意味着不可能和解。

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局面,也可能引起激烈的反抗。例如,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国想与明朝进行贸易往来,就派石天爵、满受秃等使节与明朝谈判。由于世仇的关系,使臣都是在城内直接被杀的,蒙古汗汉在秋天大发雷霆,军队直接入侵边疆,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边疆麻烦。

如果你站在两个战国的弱势一方,就不能轻易攻击对方的使者,因为你需要知道,一旦开始,就没有谈判的资格,也就是号角要求直接作战。对于弱国来说,当他们准备好谈判时,这意味着你们国家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你不仔细思考,轻率行事。很容易失去谈判的机会。

对方不会给你任何呼吸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英明的君主不会轻易与强国的使节作战,他们大多数都会以礼相待。毕竟,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必须表现出求人的态度。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双方将领也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其实质是利益诉求不一致。如果政客们不能谈论它,他们只能在战场上看到它。他们需要通过战争获得必要的利益,如共同边界问题引起的战争。而且,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军队是为政治服务的。将军的士兵在战场上流血,还有马的尸体,最后甚至可能得不到抚恤。所以将军们很不愿意战斗,这是最好的和解方式。

不用杀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谈后的道路被打破了。也有一些政客只是想给对方增加一些压力,不想扩大局势。经过一场小争吵,他们将回到谈判桌上。如果将军不知道如何杀死使者,他只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当聪明的将军看到对方的使者时,他不会不问为什么就杀人。

使者通常是无害的,没有侵略性。他们的目的只是传递信息。如果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被杀了,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在道德讨论的层面上处于下风。这种情况在强调礼节的春秋时期尤为严重。当时,战斗非常“规则化”。战斗就像王子的朋友。提到宋襄公与楚国的战斗,楚军渡江时,宋襄公本可以打过去。

他本可以完全胜利,也可以在楚军处于一个好的阵营时打败楚军,但宋襄公认为,宋朝的军队最终是因为不仁义而被打败的。在古代,即使在战争中,人们也能讲仁义。有没有理由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者?战国时期,这种战争礼节已经丧失,但斩首者却没有。

古人认为,战斗要靠勇气和自信,特别是基层官兵,他们希望在战场上看到鲜血。如果司令官杀了特使,看来他不是一个正义的师。军队外出作战时会害怕一个小信使。士兵的士气在战场上会损失很多,精神上会有更多的负担。相反,它可以提高敌人的士气。他们认为敌人的军队是不公正和无耻的。甚至去传递信息的使者也会被杀死,士气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不杀使节不是绝对的。杀使者也可以鼓励你的一方,但他们大多发生在抵抗侵略的情况下。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都城的时候,为了减少伤亡,就让使者进城劝宋军投降,但宋军却把使者的头砍了下来挂在城头上,以表决心,大大鼓舞了士气,并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击毙。使臣不可杀,自己的才干和勇气也很突出。他们可以用三英寸的舌头在刀刃之间游动。

标签: 国交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o8o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