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口惠而实不至是什么意思?

口惠而实不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口惠而实不至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口惠而实不至

成语发音: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成语繁体:口僡而實不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近义词: 空头支票 

成语例句: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和造句

【口惠而实不至的拼音】: kǒu hu r shí bù zh

【口惠而实不至的近义词】: 空头支票

【口惠而实不至的反义词】: 言出必行

【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口惠而实不至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口惠而实不至造句】:

•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 口惠而实不至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是什么意思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的意思: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就一定会招致被怨恨的灾祸。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表记》

相近诗词:

1、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释义】:(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远播的)美名不可能是虚假造作。

【出自】:楚·屈原《九章·抽思》

2、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实者所以信其名,而名者所以求其实也。

【释义】: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它的“名”就不会广为流传;光有其实而无其名,它的“实”就不能流传久长。

【出自】:宋•苏轼《别策十二》

---宋·苏轼

这里阐述的道理是图虚名将得实祸,根本是求实。有了实才会有形象,有了形象则需进一步想着求实;如果没有实,再高、再好的形象也会被抛弃。

假的就是假的,骗人只能得逞于一时,“有名无实”的东西,一旦被人识破,就会遭唾弃,不再有人问津,因而它的“名”不会广为流传。既要循名求实,使名实相副;又要有实而求名,才能使其实扬名天下。

扩展资料:

《礼记》的哲学思想:

一、天道观

1、从天的自然义角度看,天可泛化为天地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宇宙,而人仍然参与其中。

2、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

3、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

二、宇宙观

古代超越性的天道,已逐步内化为内在的心性,外在的宇宙结构与生成,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

即使有某些遗迹也并非采取对象性的认知的路数,而是体恤、体认,或杜维明所云的“体知”的路数,将之作为人解读和领悟的对象。

三、人生哲学

1、自我关系中的内省。

2、社会历史的延续。

3、出于对超越的天道的领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口惠而实不至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的意思是什么?

它的意思是:空口答应给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就会招致被怨恨的灾祸。

出处

出自于《礼记·表记》,《表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评介

嘴巴讲一套,实际做一套,也就是所谓不诚.这样为人处世,虽然有时候可以蒙蔽一些人,但从长远来看,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

例句:

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2、 校长曾答应过给老师长工资,却总是口惠而实不至。

3、也许他们一群人早已无货了,他真是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标签: 口惠而实不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m93m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