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阿昌族的民族特点

阿昌族的民族特点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的民族特点

阿昌人善于唱山歌,善种水稻,打制的“户撒刀”以经久耐用著称于世。因喜食口嚼槟榔,牙齿皆为黑色。阿昌族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传统节日会街节中,小伙子们便身背户撒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则身着娇艳的民族服装,在鼓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阿昌族礼节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频繁的交往加强了大家的联系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它是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佛教“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阿昌族的民族特点是什么

阿昌人善于唱山歌,善种水稻,打源制的“户撒刀”以经久耐用著称于世。因喜食口嚼槟榔,牙齿皆为黑色。阿昌族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传统节日会街节中,小伙子们便身背户撒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则身着娇艳的民族服装,在鼓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的特色是什么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特色有多种宗教并存、善于唱山歌、善种水稻、喜欢口嚼槟榔等。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

阿昌族的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礼节: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频繁的交往加强了大家的联系。

阿昌族特点

阿昌族特点:阿昌族好客。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

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阿昌族人口分布:

阿昌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云南省,共有3.35万人,占阿昌族总人口的98.77%。另外,阿昌族人口在其它地区均不足百人。

阿昌族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为33.28%,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2.45%,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4.26%。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昌族

阿昌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阿昌族的习俗:汉、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普遍信仰小乘佛教。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劝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

阿昌族特点: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其他习俗:

阿昌族丧俗。行土葬俗。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须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于寨外者,忌抬回寨内。人死后殓棺时尸体忌人、猫、狗等动物跨越。死者可带生前喜爱之物殉葬,但忌带金属物,故死者生前镶牙也得敲掉。

阿昌族在举行丧礼时多由"活袍"主持,彻夜诵经,敲锣奏哀乐,高唱"孝歌"。出殡后,禁忌动锣、抬丧棒等,否则认为寨中又会死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昌族的习俗与婚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k5v5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