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用实验分析方法确定物体(例如工程构件)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应力分析方法。在机械工程中,它主要通过模型或实物的应力测定和应力分析,为确定合理的机械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简单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可用工程力学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应力分析。对于结构型式和支承条件都较复杂、承受载荷又较高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在应用有限元法或其他数值方法计算应力后,常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计算时所作的假设和假定的有效性,以及分析校核计算所得的结果。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机械结构的失效原因,找出薄弱环节,寻求改进途径,挖掘现有机械的潜力,提高其承载能力。

简史

1678年,英国R.胡克建立了弹性体的应变在一定范围内与应力成正比的胡克定律。1807年,英国T.杨提出了弹性模量的概念,于是人们想到测取弹性体的应变,以算出它的应力。1852年,英国J.C.麦克斯韦提出光弹性的应力-光学定律。1856年英国 W.汤姆森发现金属丝的应变引起它的电阻发生变化,其电阻率变化与应变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这些发现是现代光弹性和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的基础。1913年前后,英国E.G.科克尔和法国A.C.M.梅斯纳热等用光弹性模型实验,先后研究了车轮、齿轮、滚动轴承和桥梁等应力,开创了现代实验应力分析的基础。1938年,美国M.M.弗罗赫特和德国G.奥佩尔等确立了光弹性应力冻结法,将光弹性模型实验从平面(二维的)应力分析发展到立体(三维的)应力分析。30年代后期,美国E.西蒙斯和A.鲁奇等研制出粘贴式电阻应变计,使实验从测量模型的应力发展到测量实物的应力,从测量静态应力发展到测量动态应力。1943年美国成立了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ESA)。1953年,法国F.赞德曼完善了光弹性贴片法,使光弹性实验也扩展到实物测量。60年代后期又相继发展了全息干涉法和散斑干涉法,实验应力分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测量和分析精度不断提高。

方法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有电阻应变计测量、光弹性模型实验、光弹性贴片、脆性涂层、云纹法、全息干涉、散斑干涉和声发射等方法。

电阻应变计测量

以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粘贴在零件被测点的表面(图1)。当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应变时,电阻应变计发生相应的电阻变化,用应变仪测出这个变化,可据以计算被测点的应变和应力。它是一种常用的逐点测量表面应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最高可达2~3%),易于自动显示和记录。它可用于模型实验,也可在机器运行情况下对零件进行动态应力测量;不仅可用于通常工况,还可用于特殊工况如高温(至1000℃)、深冷(-270℃)、变温度、高压力(1000兆帕)、高真空、高频率(50万赫以上)、高重力加速度(60万g),以及腐蚀、强磁场、核辐射等特殊环境;不仅可用于近距离测量,还可用于远距离遥测。电阻应变计的栅长最短可达0.18毫米。用电阻应变计测得的应变是栅长内的平均值。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第2张

光弹性模型实验

环氧树脂之类的透明塑料,在应变下具有暂时双折射效应和偏振光,利用这一干涉原理可测量零件的应力。先将透明塑料制成与零件形状相似的模型,在偏振光场中加载,即可看到模型由于受力而出现的干涉条纹(图2)。受力越大,出现的干涉条纹越多,越密集。通过对干涉条纹的测量和计算,可求出零件的全部应变和应力状态。它是一种全场的测量方法,可测量表面应力,也可测量内部应力。

齿轮、吊环等零件的应力状态不沿厚度方向变化,可制成平面模型进行应力分析。但许多零件如活塞、透平叶片等的应力状态,是沿长、宽、厚三个方向变化的,不能简化成平面模型,必须采用立体模型进行三维应力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应力冻结法。它是将立体光弹性模型加热到“冻结”温度(约110~120℃)时施加载荷,缓冷至室温后方予卸载。模型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双折射效应就“冻结”和保存下来。再从“冻结”模型中切取不同方向和不同部位的切片,进行光弹性应力分析。

光弹性贴片法

将光弹性塑料片(厚约1~3毫米)粘贴在零件被测部位的表面,通过偏振光的照射和反射,测定贴片随零件表面变形而产生的干涉条纹,可得出零件表面的应力分布(图3)。它主要用于测量实物,也可用于模型实验,还可用高速摄影方法进行动态应力测量,以及测量弹塑性范围的应变。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第3张
什么是实验应力分析 第4张

脆性涂层法

将一种特殊的脆性涂料涂在被测零件或模型的表面,分级施加载荷。当表面上某点的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该点的涂层就出现一条与主应力方向相垂直的裂纹,连接每级载荷的所有裂纹的端点,就得到一条等应力迹线。通过逐级加载,可得出涂层表面的主应力迹线(图4),显示主应力的方向和分布状况。但脆性涂层常受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测量精度不高,一般仅用以定性地(或粗略地定量)测出最大应力区和主应力的方向。

云纹法

用感光或腐蚀的方法在两块透明版上刻画出密集的平行栅线。将其中的一块栅(称为试件栅)固定(或刻制)在试件的测试部位,而将另一块栅(称为参考栅)与试件栅紧贴,使参考栅与试件栅的栅线相重叠。当试件发生变形时试件栅便随之变形,而参考栅不变,从而产生出云纹条状,称为云纹。根据云纹的变化可求得试件的位移场或应变场。云纹法主要用于塑性变形测量、离面位移测量和高温应变测量等。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还不很高,不适合于测量弹性范围的微小应变。

全息干涉法

用全息照相将零件变形前后的光波波前记录在一张全息底版上。这两个波前的相互干涉会产生干涉条纹,根据干涉条纹图可分析零件的变形。全息干涉法可用于三维位移场的定量分析,观测机床实物或模型的变形,分析透平叶片的振型和振幅,以及检测轮胎等的内部缺陷。全息干涉法与光弹性实验结合,称为全息光弹性法。它不仅能测得反映主应力差的等差线,还能测得反映主应力和的等和线,由此可求得试件上各点的主应力。这种方法在平面问题中已得到成功的应用。

散斑干涉法

将激光束照射在零件的漫反射表面,便在零件表面外的空间形成随机分布的亮斑和暗斑,称为散斑。这些散斑随零件表面的变形而变化,对比零件变形前后的散斑图的变化,可以检测出零件表面各点的位移量。用散斑干涉法可以测量孔周的应变集中、蜂窝夹层板的变形、断裂力学实验中的位移场等。

声发射

零件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变形或微裂时,常常发出微弱的声信号。接受和分析这些声信号,可以测定零件的开裂、监测疲劳裂纹的扩展等。

参考书目

张如一、陆耀桢主编:《实验应力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y,y,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McGraw-Hill Book Co.,New York,1978.

标签: 应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eqn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