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百科馆 >

教育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成语发音: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成语出处: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成语繁体: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脚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临时慌忙应付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查看更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近义词>>

成语例句:萧克《浴血罗霄》第35章:“哼!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啊!”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亦作“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是:平日不早作准备或努力,到事情紧急时才匆忙设法。“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

出处:

1、《水浒传》第十六回:何清笑道:“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2、明·张谊《宦游纪闻·抱佛免罪》:“云南之南一番国,其俗尚释教,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3、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我现在才知道南池子的政治学会图书馆去年因为时局的关系,借书的成绩长进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翰笙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就是平时不努力,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去补救的意思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个月前选出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

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作主,马上禀告了国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我们的俗语。

“临时抱佛脚”出处很多。

一、 很久以前,云南的人都信奉佛教。

有一次,一个死囚趁月黑风高之际,翻墙越狱逃跑了。第二天,官府发现犯人跑了,派出兵丁四处搜捕。那个罪犯跑了一天一夜,又饥又渴,精疲力尽。他看着追捕他的人越近,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一头扎进一座古寺,寺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像,佛像高大庄严,罪犯的肩头正与佛像的脚齐,他一见佛像,心里就悔恨不已,痛恨自己没有听佛祖的教诲,以致犯下了死罪,于是,便抱着佛像的脚大哭起来。他边哭边磕头,边磕头边哭,把头都磕破了。追捕的差役被他真诚的忏悔感动了。于是转告官府,请求宽恕他的过,官府便赦免了他的死罪。

后来,随着信佛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故事演变成了一句俗语,用以形容一些人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的行为。

二、一则出自洛阳龙门石窟,早期的佛教场所,不一定会建庙,也少有烧香之类,但一定会建塔,在佛塔上多雕刻佛脚以代表佛祖,供世人礼抱膜拜。另一则则为:“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削发为僧,使贳其罪”。

两则典故,前者为中性,后者则逐渐被演变形容为一些人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的行为,明显带有贬义。

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临时抱佛脚指平时不行善,有急难时才向佛求救。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时才急忙应付。

拼音: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出处: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示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典故

遇事毫无准备,临急才设法应付,人们常用“临急抱佛脚"来形容他。《中山诗话》曾记述道:“王丞相(安石)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日:‘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日:‘急则抱佛脚。’王日:‘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日:‘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下投,下去脚(即:老欲依僧,急则抱佛),岂不的对也?’王大笑。”可见,“抱佛脚”云云,宋时就有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dbkg.com/jiao/215nyo.html